1.山寺细雨润桃花,不觉一眼已千年。
从前在明觉山上有一座古寺,由前朝帝王建造修葺,只因祈福于民,庇佑苍生。前朝政权崩坍,新朝皇帝愈恤万民,乃重修古寺,并赐嘉名青竹。前朝住持空海有功于此,故继续守护。已然成缘,何苦空自怜。山间一草一木尚余一份情缘,却生而留殇,百草不医。
空海每三日便前往明觉深山,采素果,寻百草,并携明远明慧一同前往。于路途间讲经授文,渡一生困厄。慧远二人生性贪玩不受教化,空海苦于此乃故意为之。山秀水畅,木奇草盛,二人不顾经文充耳,融于山水,挥挥两袖,不著一字之意。
惊闻婴孩啼哭,乃告师曰:“忽闻远方丛中有哭声传来,恐有襁褓弃于此,吾乃望。”远道。
“弟子亦闻。而闻声作凄作惨,念时辰久矣。师常教我侪辈应以慈悲为怀,吾乃望!”慧亦道。
“诓语也!定是你二人玩心异起,哄为师久留于此,乃浪荡山中,实则不念归去,不牵我佛。”空海正色
“师,吾等未敢哄骗,确有婴孩啼哭。细闻传于远处丛中。师若疑,一探便知吾所言是非也。”远辩道,随即挽师朝丛中去,慧随其后。
明觉深山,山高路险,百兽频出,鲜有人迹。此婴存活于此,定是佛泽庇佑,天赐金福。然有一异事,婴望师徒三人乃顿止哭泣,转而为笑,似空境不落丝尘,汪水不著片染,澄澈空明,无所欲求,世之奇貌也!
空海乃惊,忙抱起观之,确为神佛之貌,故小心回寺。在子旁有白玉半璧,镌一又字于上,远拾之,交予空海。
一眼千年之缘于此始,不经世俗凡心,不经一点风流。同乌西落,与水长东。
2.青竹云雾藏古寺,一瞬草长燕归来。
归入寺中,众僧皆议此事,纷至师禅房探晓。更奇之,婴不啼不吵,见人皆笑。故众僧欣然怜顾。因在明觉山中于此子结缘,故空海取名曰明觉也!意为修内为空,持外聪觉,无欲无求,心向佛法焉。凡事起一缘字,似流水般清新无争,也可海浪般波涛翻涌,若不及此乃未到情处矣!觉随师习武参禅,诵经打坐,十几载如一日,酷暑严寒未经更改。因生性聪慧敏捷,不着俗套,觉虽束发之纪,然佛性初成,慎明远远,慧师兄也!
常与师坐而论法,三日不绝,终半数怡乐师也,同寺僧皆远矣!然空海终圆寂于青竹禅房,临前许住持之位于觉也,众寺僧皆从觉无异心者。觉较之从前更专心佛法,体悟禅宗之道,不敢负师与众弟子之托。草长燕归,燕归草长,寒来暑往,已是五年有余。
因专心治理青竹古寺,觉使其闻名百十里。众人皆知有一清幽古寺藏于明觉深山,有一仙人住持,秉习大乘佛法,颂福苍生,庇荫万民。无论男女,尽想一睹佛颜,不憾此生。却因山路崎岖,高峻险远而却之山下,未有一人访求青竹。众人中有一女子从幼便听得远之俊貌,更闻造化颇深,持聪敏慧秀之性,远远比于俗子,乃念求望之。
初见时,你是叶间清翠露,转瞬间你便香消空泪珠。既然前世无缘为何今生相见,吾所不求,夫复何求。
此女名叫浅溪,因从家旁的小溪边出生,故父取浅溪二字,取温淑清雅,纯净无瑕之意。巧的是明觉和浅溪皆为所弃之子,一人于深山苍柏之间,一人于清水西沙之处,这恐是二人此生的第一缘。虽为浅溪,看似柔弱无助实为坚韧不屈,为与明觉相见,与饿虎相斗,同百草相争,终见青竹古寺,不枉此生。
初见时,你是四月檐下雨,转瞬间你便六月云间鸿。既然此生难相许,何苦前世共春风。吾所不求,夫复何求。
3.浅溪长流水长东,终觉一世万事空。
初见生人来访,寺中僧皆惊诧不绝。从前只闻于师口之中,世本阴阳相平,万物共生皆因阴阳调和,万气归一也。然从未见,从未念及。今得见如盘古开天,始料未及。忙奔青竹禅堂告绝此异事。觉心一惊并想起师先有言:若阳之所破乃尔姻缘,但。。。。。。师顿不语,觉未敢闻之。今突现此事,觉敢不妙。然终定色,欣然往视。起身之时,身佩白玉却绳断坠地,散落四方,无可复也。
情起可如山陵崩,海啸咆,卷云覆水,转沙起石;亦可如絮草扬,绿叶洒,不惊凡世,不触俗尘。怕仅一瞥便此生无换,心随尔跳,气融尔身,一喜一悲皆因尔变,一颦一笑全为尔生。三月众芳,五月松杨,七月细水,九月鱼香全因有尔相伴,与尔同享。
“贫僧为这青竹禅寺的住持,法号明觉。敢问女施主从何处而来,来此有何欲求。”明觉先言,简单明了,不填一丝情感。
“小女子浅溪见过住持。久居山下却未曾登此明觉深山,又听闻一古寺藏于此,乃筹谋良久,登山一视究竟。”浅溪呆望着明觉,一动不动。
“青竹禅寺自空海住持仙逝后就不曾接待世事,未曾到过世人。今施主来访,惊寺诸僧,烦请施主下山,恕贫僧未能招呼,有缘再相见。”明觉并未觉察浅溪的凝视,毫无愠色或喜色言道。
“住持且慢,其实小女子有一事相求,不知住持和各位能否相助。”浅溪低下头找寻。
“青竹近十几载不曾讨问世间事,乃不知此世更变,不知何能相助?”明觉有意招呼浅溪进寺,但碍于礼教未敢招致。
“敢问住持可曾识得此物?此物乃小女子生时所配之物,父言此玉为浑然天成,未经雕饰,且只现于深山古寺,翠柏苍山,旁处无寻。想来便是明觉青竹之物,于是想一解究竟。怎奈只有半块,似着一又字,因岁月良久实难辨别。”浅溪握半璧白玉,请明觉验看。
“敢问实为一又字?旁琢一五彩之凤,腾宇云雾,目似祈盼远方?”明觉忙问,怪师未言尽矣。
“是也!”浅溪轻轻一笑,羞红了脸。
“明远,延施主双清阁相谈。”明觉正色道。
4.白玉细琢腾飞龙,巧逢彩凤戏无双。
“施主可否将白玉拿予贫僧一看。恰巧贫僧亦有一白玉,与施主所述极其相似。”明觉说话间已经明晓,这块玉定是与自己那块是完整一也。
“是吗?真乃奇巧,住持可否拿予其一同赏玩。佛主一缘字,你我既有缘,因何要拘泥。”浅溪不知此玉之来历,更不明此玉之蕴含,仅好奇而已。初访古寺便有这等奇事,当然一问到底。
“言之甚奇,方才听闻施主来此,贫僧起身相迎时,玉忽坠地,散碎于土石间,再无复也。然贫僧之玉亦刻一又字于其上,旁有一蛟龙作腾云驾雾状,仿佛要飞离此玉。”明觉不知己言,只忆起师之半语,为何前言缘,仍要但字缺未完不语,明觉想入故师禅房寻迹。
“为何如此,难不成此中有隐藏之事,而你我皆未知?”浅溪实为惑也。
“施主莫急,待贫僧去先师帐中寻觅,看有无关于此玉的记载。还请施主先回,待找寻到线索后贫僧派人通晓便是。有缘之人自会再相见”明觉起身准备送浅溪离开。
浅溪不便多言便离开青竹寺。
值此一别再无相见,不明溪浅竹未觉,难知觉明水相谑。佛曰:不可得者得不可,不可说者言难成。
当晚,明觉消匿于青竹寺,无人知晓其去向何处。而浅溪那块白玉上忽起一块青斑,于凤眼下滴出。
5.山僧向佛求真经,古寺还生未果终。
只知晓当晚明觉入空海禅房,忽见一佛经与一整块白玉。一半仍是明觉那块,另一半则白亮透明,不着一字一画。明觉顿悟。浅溪终寻未果,积劳成疾,盼念过重而郁郁而终!
。。。。。。
谨以此文给那些未完成自己心愿之人,缘起缘尽难以预料,不为外物羁绊才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