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线、底线、顶线、中线
基线(base line)并不是汉字文字的下端沿,而是英文字母“x”的下端沿
内容区
内容区是指底线和顶线包裹的区域(行内元素display:inline可以通过background-color属性显示出来),实际中不一定看得到,但确实存在。内容区的大小依据font-size的值和字体进行变化。
行高
行高(line-height):包括内容区与以内容区为基础对称拓展的空白区域,我们称之为行高。一般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是相邻文本行基线间的距离(张鑫旭css世界)。
行内框inline box
行内框是一个浏览器渲染模式中的一个概念,无法显示出来,但是它又确实存在,它的高度就是行高指定的高度。
行框line box
行框(line box),同行内框类似的概念,行框是指本行的一个虚拟的矩形框,也是浏览器渲染模式中的一个概念。行框高度等于本行内所有元素中行内框最大的值(以行高值最大的行内框为基准,其他行内框采用自己的对齐方式向基准对齐,最终计算行框的高度)。
Vertical-align:垂直居中
上一节我们讲解了行高与单行纯文字的垂直居中(line-height),而如果行内含有图片和文字,在浏览器渲染出来后,读者可以发现文字和图片在垂直方向并不是沿中线居中,而是沿基线对齐。这是因为,元素默认的垂直对齐方式为基线对齐(vertical-align: baseline)。
CSS语法:vertical-align
语法:
baseline | sub | super | top | text-top | middle | bottom | text-bottom | <百分比> | <长度> | inherit
说明:
设置元素内容的垂直对齐方式。
参数:
baseline: 基线对齐;
sub: 下标显示;
super: 上标显示;
top: 顶端对齐;
text-top: 文本的顶端对齐;
middle: 中部对齐; ***** //没有研究透的属性*
bottom: 底端对齐;
text-bottom: 文本的底端对齐;
百分比和长度:CSS2,可为负数。
初始值:****baseline
继承性:****不继承
此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垂直对齐属性只对文本有效(是指包含了#Text节点的元素节点才能正确地处理vertical-align属性)。同时,该属性不能继承。
1. 基线对齐(vertical-align : baseline)
基线对齐(vertical-align : baseline)使元素的基线同基准元素(取行高最高的作为基准)的基线对齐
2. 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op)
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op)是将元素的行内框的顶端与行框的顶端对齐
3. 文本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top)
文本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top)是将元素行内框的顶端同文本行的顶线对齐
4. 底端对齐(vertical-align : bottom)
底端对齐(vertical-align : bottom)与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op)相反
5. 文本底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bottom)
中间对齐(vertical-align : middle)
中间对齐(vertical-align : middle)通常使用在图片上,将图片的垂直方向的中线与文本行的中线对齐。
中线的定义为:中线位于基线的上方,与基线的距离为小写字母x高度的一半(即0.5ex),而ex同font-size相关,大部分浏览器认为1ex = 0.5em(em同样也是相对单位,不是绝对单位),因此会将基线以上四分之一em处作为中线来对齐。
7. 上标和下标
上标(vertical-align:super)使元素的基线相对于基准元素的基线升高,下标(vertical-align:sub)使元素的基线降低,移动的幅度CSS规范中没有规定,由浏览器来决定。
上下标不会改变元素文字的尺寸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