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首山水小品看情景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说理的玄言诗影响力渐弱,写山水田园的诗作逐渐增多,诗风逐渐变得清新。

其中,南朝梁国的吴均就是其中的翘楚,对后世隋唐诗人也多有影响。比如他这首山水小品《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读着似乎在品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又像拿在手中可细细把玩的一幅字帖,清新中有精致,层次丰富而有趣。

就着诗意我们可以展开联想,诗人应是正处在山中的某个高高的建筑物中,或许是在他的山庄里,有一处地势很高的楼阁,可以推窗极目远眺,看得到远处山峦的边际和漫山遍野的毛竹;也看得到近处的屋檐和窗棂。

此刻正是夕阳西下之时,太阳没了耀眼光芒,变成了一轮金黄的圆盘挂在天边,从山坡竹林的缝隙中透了出来,若隐若现。暮色四合下,远处山际可以看到水汽自然形成的薄烟,丝丝缕缕飘散在青翠的山林之上。鸟儿在屋檐上飞来飞去,从阁楼的窗口还能看到飘过的白云。

这首诗短短四句二十字,一句一景,而且每一句之间并没有实质的联系,更没有直接说出哪里有人,可是就能让我们读后自然而然地脑补出以上场景,把所有的缺失自动补齐了,还能让人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的情趣感受和心境并与其共同沉浸进去。

这情景交融的手法,已然出神入化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