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信奉勤劳致富,王成这个故事却是个例外。
王成是个懒惰的世家子,家里到他这一代仅剩几间破屋,王成和妻子就生活在破屋里,天天为钱粮吵架。
夏天,村民都在村外的亭子里乘凉,王成也去了。别人天刚亮就起床干活,王成却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有一天他在草地上捡到一个金钗,上面竟然刻着祖父的印记。这时有一位老婆婆跑来寻钗,王成虽然贫穷却不是贪财之人,他把金钗还给了老婆婆。(安知不是狐仙故意试探?)
老婆婆告诉王成这是他已故丈夫的遗物,因而非常珍贵。老婆婆的丈夫是谁呢?竟然就是王成的爷爷。
老婆婆接着说道,自己本是狐仙,百年前与王成爷爷相爱,现在又偶遇王成,真是天意呀。
王成也听说过爷爷与狐仙的传闻,恐怕王成听到的是却是另一个故事吧。
王成将狐仙奶奶引荐给妻子,妻子哭着诉说生活的艰辛,狐仙奶奶就把金钗送给王成妻子。三日后,狐仙奶奶又来了,她拿出四十两黄金,让王成买葛去京城售卖,并告诉王成“宜勤勿懒,宜急勿缓”。
王成带着货物出发,途中遇到大雨,他从未经过风霜,就找个地方休息等雨停了再走。路上这一耽搁,到了京城葛价已经大跌,王成只得贱卖赔了十余两。
准备返回时却发现剩余的钱被偷了,别人劝他把店主人告官,王成却说:“这是我自己丢的,与店主人没有关系。”店主人被王成的美德感动,送给了他五两黄金。
王成自知无颜面对狐仙奶奶,一个人在京都瞎逛,恰好碰到斗鹌鹑,赢了可以得到不少钱。王成返回和店主人商量,店主人认为斗鹌鹑是个好主意,于是王成买了许多鹌鹑存在店里。结果却遇到连绵雨水,鹌鹑死的只剩下一只了。
店主人劝解王成,剩下的这只鹌鹑一定非常勇猛。王成用这只鹌鹑上街决斗,屡战屡胜,半年之内竟然攒了二十金。
有一位王爷非常喜欢斗鹌鹑,经常邀请市井之人到府比试,店主人让王成也去。结果王成的鹌鹑竟然赢了王爷的玉鹌鹑,王爷最终以六百金购买了这只鹌鹑。
王成赚到了第一桶金拿回家,狐仙奶奶让他置办田地,并监督他耕作,稍微懒惰就加以训斥。几年以后,家业越来越大,而狐仙奶奶也悄悄离开了。
这个故事表面上讲的是王成机缘巧合下的发家史,细细想来作者于片面的描述间蕴含了人生的道理。
王成是怎么落败的?
故事的开头“王成,故家子,性最懒,生涯日落”聊聊数字,点出了王成破败的根源就是懒惰。
王成为什么懒惰,别人都起床了他还在睡觉?大概他从小就是如此,作为世家子他只需读书即可,农活自然有仆人干。一旦读书这条路走不通,走向衰败就是必然。
可悲的是当今依然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只有读书,运气好的养出一个高分低能儿,运气差的养出啃老的废物。
王成的发家史比较魔幻,全靠狐仙奶奶和店主人。而狐仙奶奶和店主人愿意帮助王成也是被王成高尚的品德打动。
王成这样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发家全靠他人,普通人还能等着懒惰致富吗?没有狐仙祖宗,没有独具慧眼的朋友提携,还敢不勤劳吗?
故事上王成的发家史似乎和勤劳没有关系,但其实故事里的只言片语已给出了答案。
狐仙奶奶早就说过“宜勤勿懒”以及王成归来后狐仙奶奶督促他“稍惰,则诃之”,这恰恰说明唯有勤劳方可致富。
可悲的是现在依然有不少人沉迷于一夜暴富,陷入赌博不可自拔。
狐仙和店主人为什么愿意帮助王成?
王成穷得吃不上饭时捡到了狐仙的金钗,他“虽故贫,然性介”,虽然贫穷,但性情正直,捡到了一个刻着自家印迹的金钗,却毫不犹豫地还给了前来寻找的老婆婆。这才打动了狐仙奶奶拿出四十金帮助他。
也可能是狐仙奶奶早就想帮帮王成,因而故意丢小金钗试探他。若是王成一念之差昧了金钗也就没有后面的发家史了。
后来他去京都丢了金钱却能理智思考,不迁怒于店主,认为是自己保管不当导致的损失,这才打动了店主帮助他斗鹌鹑最终积累了第一桶金。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酒店丢失了贵重物品,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找酒店赔偿吧,而不是去反思是不是由于自己保管不当而造成的损失。
从这点可以看出王成这个人安于天命,性情洒脱,还是比较可爱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得到狐仙的帮助。
穷不移志,就算懒惰一丢丢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