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在地址栏中输入URL或点击一个链接的时候,就是对浏览器(客户端)发送了一个指令,向指定的地方(服务器)获取相应的资源。获取资源是浏览器展示web页面的第一步
获取资源大概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浏览器修正传输协议
当浏览器接收到URL后,浏览器首先修正URL的传输协议(http 或 https)。浏览器中有两个列表:预加载HSTS列表和浏览器曾访问过的HSTS列表(HSTS(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国际互联网工程组织IETF正在推行一种新的Web安全协议。HSTS的作用是强制客户端(如浏览器)使用HTTPS与服务器创建连接。),凡是在这两个列表中出现的URL,浏览器会强制将传输协议改为https。比如:输入http://baidu.com,浏览器会修正为https://baidu.com来访问。如果URL不存在两个列表中,则按用户输入或者点击的链接访问。
二、浏览器检查服务工作线程
接下来,浏览器要确认service worker(一个服务器与浏览器之间的中间人角色,如果网站中注册了service worker那么它可以拦截当前网站所有的请求,进行判断(需要编写相应的判断程序),如果需要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的就转给服务器,如果可以直接使用缓存的就直接返回缓存不再转给服务器。从而大大提高浏览体验。)是否允许这个请求。
如果没有使用service worker,浏览器将会访问网络层(网络层的主体是路由器,网络层的所有讲解都是围绕路由器来进行的。从微观上,路由器将数据从一条链路引导上另一条链路,这称之为路由器的“转发”。从宏观上,网络中的不同的路由器是如何在数据运输的每个分段协同运作,最终让数据到达正确的端系统,这称之为路由器的“路由选择”。),直接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浏览器检查网络缓存
浏览器首先确定本次请求的资源是否已经存在于自己的缓存中,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根据修改时间或者最新版本号来断定浏览器中的资源是不是最新的,如果浏览器中的资源是最新的则响应HTTP 304,告知浏览器继续使用之前的缓存;不是最新的则返回HTTP 200,同时响应最新的资源给浏览器,更新缓存。
四、浏览器解析DNS
这一步的工作是解析DNS获取正确的IP地址,解析域名的第一步是浏览器查找本机硬盘HOST文件是否有对应的IP地址,如果本机硬盘HOST文件内没有,浏览器会发送一个DNS请求到本地DNS服务器(Internet服务提供商托管,中国的电信联通等),本地DNS服务器会首先查找自己的缓存记录,如果没有将继续发送请求至DNS根服务器,逐级查找到正确的IP地址。
五、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了连接。
六、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一般来说浏览器发送给服务器的第一个请求是请求最基础的页面。服务器会把HTML文件发送给浏览器。
七、浏览器处理响应
浏览器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资源后,对响应资源进行分析。首先查看Response hander,如果Response header中配置显示需要重定向(例如使用了Location header),浏览器拿到重定向的地址,然后根据新地址重新执行第一步(浏览器修正传输协议)。
如果服务器响应的资源被压缩过,浏览器需要解压。
浏览器解析响应资源的时候,同时进行了缓存。
接下来,浏览器通过判断响应内资源的MIME类型确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加载资源。例如,在浏览器解析HTML的时候,碰到图像文件就以image对象的方式加载。另外浏览器在解析HTML时(未生成render树时),还会继续下载响应内的资源。
以上为本人根据其他资源学习,然后整理的笔记。
原文https://juejin.cn/post/684490376836284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