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andy Ikeda
20世纪80年代,我有幸在纽约大学师从伊兹雷尔·柯兹纳学习经济学。2006年,柯兹纳教授,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最有天赋的美国学生之一,获得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发展学会终身成就奖。他在获奖感言中,有一番话相当震憾人心:他从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经济理论家米塞斯那里学到的最重要教训,与经济理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这个教训更确切说是:经济学的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我的一位同事,一位受人尊敬的奥派经济学家,如今对「抽象理论」可否「拯救世界」深表怀疑。我倾向于赞成这点——虽认为它可以深刻改变世界。尽管如此,这次交流还是迫使我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教训意味着什么
一个经济学论证,会阻止某人朝我胸口发射一颗子弹,或制止一支军队摧毁我的街区吗?我对此充满疑虑。无论武器是枪支、军队还是货币政策,抽象的理论,甚至于任何一种理性论证,无论是在经济领域或其他方面,都不太可能阻止任何决心伤天害理者。柯兹纳的主张——经济学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是错误的,要么就是天真的?
也许米塞斯不过是为了让经济学家自我感觉良好,从而传达了这个教训。因为抽象的理论能够帮助经济学家更清楚理解社会的现实,即便子弹穿透他的心脏,或者他居住的城市被军队夷为平地。也许米塞斯不过是想激励他的学生投身于对经济学的认真研究,而不是(比如说)理论物理学或法学。
在20世纪全部经济学家的论证中,米塞斯有两个也许重要得多的论证。其中一个是,大量的粮食过剩与大规模饥谨并存,在公有制计划经济制度下成为家常便饭。这是因为,在消除资本和劳动私有制的情况下,企业家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计算利润和亏损。合理的经济计算就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论证认为:干预主义,也即混合经济学说,本质上是不可行的。原因是:知识和激励问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而这些恶果又往往会引发更多的干预。因此,价格管制会产生持久的短缺或过剩,信贷扩张会引发繁荣和萧条,收入再分配会增加失业率和降低生产力。
过去几周,一段在互联网上到处传播的视频,展示了过去150年左右,由于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的普及,人均预期寿命和收入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突飞猛进的。观念会结出果实:这一巨大进步是19世纪小册子作者【注:英国反《谷物法》宣传家】对自由贸易的论证所致。这些作者中有许多人,恰是受到自由贸易的「抽象理论」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启发。(我感谢Pete Boettke介绍了有关这个话题的视频。)
现在,米塞斯关于在公有制计划经济制度下不可能进行理性经济计算的论证,能否阻止西班牙流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夺去数百万人生命呢?当然不能。它是否延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大概不会。但这是否阻止了某些政府在战后追求公有制计划经济?好吧,在遗著《回忆录》中,米塞斯大胆宣称:「全因我的努力,布尔什维克在维也纳没有成事」。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答案就是肯定的。这是件好事吗?我当然这么认为。因为经济理论可以挽救生命,使之免于米塞斯预言中的毁灭和贫穷(这些灾祸,随着公有制计划经济或极端经济干预主义的实施而到来),更不用说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描述的可怕道德和心理后果。
尽管无法盖棺定论,可米塞斯和其他市场经济学家的抽象理论,可能奠定了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和里根革命的知识基础。这些理论,再一次,显著改善了民生,至少只要得到了一贯的遵循。据说,撒切尔夫人1975年成为保守党领袖时,在经济事务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上,把她复印好的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砰的一声掷在桌上,并宣称:「这就是我们所相信的!」
《自由人》杂志的读者意识到,米塞斯和哈耶克(还有其他人)的论证,阐明了反对今天美国所谓「量化宽松」和医疗干预的理由。这些论证是否会占上风并制止危险政策呢?它们会减少人类的苦难,增进人类的幸福吗?显然没人知道。我们这些为这份出版物及类似刊物写作的人,如果也不相信这有可能,那就是在浪费时间一一我并不如此认为。
莎士比亚文学、医学研究甚至普拉提课程的支持者,也许有理由说,研究这些东西也是生死攸关的问题。然而,在《人的行动》的最后一段(再次致谢Pete Boettke),米塞斯写道:
「经济知识是人类文明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现代的工业化和过去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所有道德、知识、技术和医疗成就的基础。」
因此,文艺和科学本身的兴盛,就是以一个尊重经济学基本教训的制度为前提的。这些教训包括:人们遵循着激励机制,知识是不完善的,市场价格促进社会合作。米塞斯总结说:
「但是,如果人们未能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而置其中的教训和警告于不顾,那么,被消灭的将不是经济学,而是人类社会和种族。」
当然,经济学中的某些抽象理论虽产生了繁荣,但其他理论则在过去,还会在将来带来灾难。有时可能难以分辨它们之间的区别【注:如果我们普通人不经过系统的经济学学习的话】。总之,经济学仍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柯兹纳教授的演讲,让我回想起我向往成为一名经济学家的初衷(除了它是最基本的谋生手段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