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丧似乎充满了我们整个社会,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丧文化也由此盛行。我们周围都是“葛优躺”的青年和说着“人间不值得”的上班族。为什么丧大行其道?这可能跟我们所处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就业困难、经济转型等种种压力,我们通过互联网得知全球范围的动态,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风险社会,所以我们颓废、焦虑、沮丧。
看到《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感觉莫名的亲切,这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一看就很丧的封面,大大的月亮上一个孤独的人,再来看看内容,主人公阿波,三十岁,在一家杂货店工作,跟店里的客人相处的不太好,每天都做着一样的事,很丧。一开始就是一些阿波与顾客的日常,各种奇葩的顾客的奇葩问题和阿波的奇葩回答,还有一些和女朋友马草的回忆,和朋友们之间的友谊。直到我看到这段文字
“长大以后,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朋友们都吃一小块,而我要吃两大块。甚至在平日里,也会有特别想吃的冲动,但都忍住了,毕竟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或许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盼望着快点长大,觉得长大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真的等我们长大了,就知道长大是克制,是忍耐。长大了就希望自己一直长不大。
看着书中后面的独白,感觉那就是一个个曾经的自己啊,那些爱而不得,失去、痛苦与挣扎。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