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为笔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系事业兴衰成败,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它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与责任担当;更是一把标尺,衡量着工作的效能与质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具有深远且重大的意义。

作风建设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关键纽带。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只有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护与支持。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治理“三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正因如此,他成为群众心中永远的丰碑。若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必然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作风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优良的作风能够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贫困地区,精准施策,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反观那些作风不实、敷衍塞责的现象,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严重阻碍工作推进,贻误发展机遇。

加强作风建设,要从思想教育入手,筑牢信仰之基。通过常态化的理论学习与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从思想根源上杜绝不良作风的滋生。同时,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也至关重要。强化日常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将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对作风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作风表现纳入干部考核重要内容,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此外,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发挥“头雁效应”,带头转变作风,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形成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才能不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以优良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画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