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将需要阅读的书籍分类。把这些书大致分为三类,实用类,小说散文类,认知类。比如说之前的《番茄工作法》可以算作是实用类,《把时间当做朋友》《未来简史》等可分为认知类。有的书中有方法,但是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那么也归结在认知类,比如说成甲的《好好学习》。
不同类型的书自然要用不同的方式来阅读。
对于实用类书籍,可以先看看开头的目录和序言,迅速将书籍翻一遍,找到书籍重点,然后认真阅读,做笔记,实践反馈。
由以上的阅读方法就可以看出来,在任何时候无论是你在上厕所还是在吃饭,只要你想拿起书本,你就可以快速翻看,用零碎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能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但是对于实用类书籍中的重点,其中所传授的方法,方法的原理等要认真学习思考,这部分的内容最好用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思考整合。
接下来就是将学到的东西融合在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因为阅读而发生改变。
还有一种更快的方法。
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拿出你觉得可能有答案存在的书籍,搜索目录,找到答案可能存在的章节,快速浏览,直到找到答案,然后认真研读答案部分,并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个方法成甲在《好好学习》中有介绍。
对于认知类的书籍,就更要复杂一些。
最少需要三大步骤。
- 第一步,看目录和序言,对全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直到这本书在说什么,不求所有的都理解,但求能够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即可。如果无法知道,就在第二步中继续寻找。
- 第二步,认真阅读内容,了解每一章的核心意思是什么,章节和章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全书的脉络如何,全书的重点在哪里,最好能够画一个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思考章节和全书核心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中的认知和其他的知识或者认知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 第三步,读重点。对于第二遍中不懂的地方,或者是重要的地方,要认真再读一遍,力求能够灵活运用这一部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虽然说的是三步,但是遇到比较难懂的书籍,可能需要读三遍,才能知道全文的大概,可能需要再读四五遍才能理解全书的内容,对于重点部分可能又需要读四五遍,才能融会贯通。算下来一本书要读十几遍。
这样读书可能真的很慢,但是比起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的读书而言,这样的读书异常有用,读完之后看到的世界都会不一样。读十几遍书就能够改变对世界的认识,这样快速的成长道路哪里去找?
这样的读书过程,慢的是阅读的速度,但是快的是思维认知的精进。在看不到的地方,你可能正在以数倍于别人的速度成长着!
这怎么可能慢?!
如果你想要在阅读速度上也快,那么请你每天最少安排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一定要专注,如果这三个小时不专注,那么和你刷了三个小时的朋友圈没有任何区别!
读书,是最慢也是最快的成长方式。不同的书籍会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实用类书籍只需要找到重点,在生活中实践即可,认知类书籍需要反复阅读,直到能够打通底层逻辑,融会贯通,作用于生活,才算是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