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严重,二胎政策的开放也并没有使得新生儿出生率过多提升,让人不禁想起了曾经掀起一小股热潮的"丁克族",只是现在已经处于比较没落的状态了。
丁克,在百度百科上的注释是:丁克的名称来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汉语解释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主动或被动选择不生育的人群。丁克一族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那个时代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育,后来这一思潮进入中国,使上世纪90年代的许多中国青年受之影响。可就像每个有悖于人们传统认知的“新观念”诞生时遭遇的反应一样,“丁克”也迅速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社会上反“丁克”热潮从没有减退过,他们认为丁克族是极度自私的人。我真的很好奇,丁克一族究竟损害了谁的利益,为什么就这么不容于世呢?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与我国国情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人是最爱也最容易被束缚的一类人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根生蒂固的植入国人的脑海。过去人们长把“你个断子绝孙的东西”当作对别人的咒骂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他们来说,丁克族就是有悖于伦理的存在。你看,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容不得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所以古来变法成功者寥寥无几。吃瓜群众们举着“无私”的牌子尽干些自私的事。他们要求崇尚天性崇尚自由的“怪人”摒弃自我,按照他们的喜好去生活。行了吧,PUA一族们,别再用“我为你好”来进行自我催眠了。
第二点,丁克族的“劲敌”——父母。父母才是最直接遭受影响的人。尽管我并不认为丁克族会妨碍到父母的利益,影响他们对父母尽孝。在父母那一代,不生孩子是会被别人的唾沫星子淹死的,他们所受的教育、年龄的差距都使得他们无法接受这种“新潮流”,丁克族想要说服父母同意就如同父母想要说服丁克族生养一样艰难。并且很多父母,渴望着子孙承欢膝下,这一张亲情牌才是最难打的。
第三点,悔丁族的出现。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丁克族是因为跟风或者逃避责任而选择了丁克,当他们无法承受社会压力生活压力时,当他们疾病缠身经济困难时,他们开始后悔,年后悔轻时没有生孩子或者领养一个。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并非每一对丁克族都有足够的经济来源,能支付昂贵的养老费用,想要去好一些的养老院也没有机会。而且在生病的时候,即使花钱请护工,也不一定能得到妥善的照顾。他们的这种有始无终的做法就等于是在社会面前啪啪打脸,毕竟他们代表的是整个丁克一族。于是反丁克族就有话说了:呐,你看,我早说他们是不对的,成不了大流,现在后悔了吧。
是的,丁克族的确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改变不了大方向,这是件好事。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人类全变成丁克,地球会灭亡。事实上没有人类,地球不知道有多好。
丁克夫妻也只是希望拥有更多只属于彼此的时间。孩子的降生,或许可以让父母感到幸福。但在天平另一端,是两个人生活的自在,在丁克眼里,这一端的自在重于另一端的幸福,仅此而已。
也不必担心丁克族老了会后悔,会“老无所依”。调查显示,丁克一族分布规律是:城市多农村少,高收入人群多低收入人群少。所以丁克族是有能力养活自己养活父母的。即使将来后悔了,也可以去孤儿院领养一个孩子,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
伟人创造历史,凡人繁衍生息,罪人们使生物链得到片刻喘息,丁克一族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存在即有它的相对合理性。进步的社会,是在合法的前提下,包容每个人不同的选择及价值观,丁克作为一种对他人”无害“的人生价值观,没有理由用异样的眼光去审视甚至嘲讽、排斥。
对于“丁克族”,我们不妨持宽容态度看待,反正人这一生就这么长,是圆是扁,过得开心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