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东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第九章

一转眼一个月过去,气温开始大幅度回升。这天周老二来到大哥周信柱家说:“大哥,天暖和了,可以找人拉土脱坯了,要抓紧趁着农活不要紧的这段时间 把屋盖起来,不能再等了。”

周信柱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你打算在哪队的打谷场上脱坯?想好了吗?咱队的还是三队的?”

“三队的。”周老二说,“三队打谷场紧挨着大水坑,用水方便。咱队的离水塘太远和泥取水太费劲。”

“嗯,也是,那就用三队的打谷场吧。待会儿我去找三队队长给他打声招呼,用人家的打谷场礼节不能少。”

周老二说:“其实说不说无所谓,毕竟是土垃场,脱坯不脱坯都起土,不影响什么。礼多不伤人,说一声也好。”说到这里周老二停了停若有所思,然后又接着说说,“大哥,我又想起一件事来,你去给三队队长打招呼的时候顺便开口再借两辆地排车,咱拉土时好用。”

“行。”周信柱说,“你也抓紧时间去问帮忙拉土的人,多问几个人,这次活路多,用人也多。有拉土的,还有泼水洇土的,还有准备麦秸麦糠的,得需要十几号人呢。”

“行,那我就多问几个。”

兄弟俩分好了工,然后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去了。

到了晚上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一早帮忙的人就到齐了。周老二简单做了一下分工接着人们便各就各位忙属于自己的事情去了。

今天拉土是最主要的活路,其他是次要的,是辅助性的。可拉土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拉够用的了,接下来活路转向和泥脱坯。

说起来和泥脱坯那可是又脏又累的活。

第二天一早原班人马又来到现场,只见人们高挽裤管,赤着双脚踩到泥土里开始用镢头不停地搂搅泥土,翻过来调过去直到把所有的土疙瘩洇湿搂碎。接下来有人开始向泥水里撒麦秸麦糠,然后继续搂搅掺和,直到麦秸麦糠掺和均匀。这一套活路下来人们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此刻你看看人们的样子吧,一个个都变成了大花猫,身上、脸上全是泥点子。胳膊上、大腿上全是泥浆,简直成了泥人。可人们并无怨言,谁也不抱怨什么。

泥和好了,接下来开始脱坯。

周信柱对大伙说:“各位兄弟爷们儿,这一阵子累得可不轻,休息一会吧,喝会茶缓缓劲,咱们下午再脱坯。”

有个小伙子说:“不累,都是年轻人歇一会儿就缓过劲来了,接着干就是。”

另一个小伙子说:“对,接着干。再说了,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干这样的活,一年说不定干几回,习惯了。你周大叔别过意不去,你要有事就去忙你的,这里的事你就别管了。”

周信柱说:“那也别太累了,悠着点干。”

几个人正说着话,周老二从家里已经拿来了四个坯模子。人们接过来坯模子简单做了下分工,然后各就各位敛泥的敛泥,推车的推车,抹坯的抹坯。

说起来抹坯那是有技巧的,里面也藏着学问,并不是把泥填进模子里泥坯就成型。什么泥多泥少了,模子四个角填的满不满呀,泥坯的表面是鼓还是洼心呀等等都有讲究。

一切就绪,四架坯模子一起干。一个小时后四行泥坯整整齐齐摆在了打谷场上,一眼望过去十分养眼。就这样一天下来,打谷场上整整齐齐布满了四五百块长相相同的长方形泥坯。

又一天过去,太阳落山了,周信柱把人们请到家里,他对人们说:“你们累了好几天了,客气话我也不多说了。今天没事了,咱们就安心地吃好喝好。尽管我家也没什么好酒好饭,可管你们吃饱还是能做得到的。”

这时周老二接过大哥的话说:“说起管饱的事,我倒想起咱们村的周大财主家的故事来。那是解放前的事,有一年周财主家盖房子,他仗着自家在村里有财有势以强令式的口吻找来邻居帮忙。邻居们无奈找到头上了帮就帮呗,反正也不是白干,起码能吃个饱肚子。可谁知姓周的太不地道,他不舍得给帮忙的饭吃,每次准备的饭菜都不够,还每次都说漂亮呱,干活干好吃饭也得吃饱。可帮忙的人心里有数,听到他说的话个个横鼻子拉眼,可当着姓周的面谁也不说什么。就这样一天不管饱饭,两天不管饱饭,天数一长帮忙的邻居就不乐意了,想出点子惩治周财主。这天帮忙的师傅开始垒东山墙,有几个人故意垒砖不按线走,屋山墙渐渐垒偏。天黑了屋山也垒好了,人们开始下架子吃饭。就在人们吃饭的当口,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东山墙倒了。人们吓了一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可谁也不说什么。

“周财主正在西屋吃饭,他听到了响声赶紧跑出来查看情况,结果看到刚垒好的东山墙倒了。他拉长着脸看看帮忙的人,又看看倒下的砖墙,然后一跺脚转身走了。”

“后来怎样?姓周的如何处分的这群帮忙的人?”一个小青年问。

“处理谁呀?他自己不明白怎么对待的帮忙的邻居吗?是自己有错在先,管饭都不管饱,丧尽良心,帮忙的能不产生恨意?这是帮忙的人报复他。周财主明白,你如果再得罪帮忙的人恐怕这口房子再也没人帮着盖了。”

周信柱笑笑说:“这是真事,咱现在的大队办公室就是那口倒了屋山的房子。这都是过去的事,这样的事也不多见。好了,今天不说这些了,吃饭。你们能吃多少吃多少,尽管吃,好饭没有,绝对管饱。咱不会学习周财主。”

人们听后都笑起来。

夜间七点多钟人们才吃完饭,临走的时候周信柱说:“各位乡邻,有句话我要说。你们如果谁家有事就吱一声,明天就不要来了。都给我帮好几天忙了,谁家没个大事小情的?别不好意思说。”

“没事没事,明天我们继续过来帮忙。你只管把饭准备够就行,其他事不要问。”人们说。

就这样这帮人一连干了三四脱了两千多块坯,盖大屋足够用了,甚至还有剩余。

土坯脱好了,接下来就等着艳阳高照爆晒了。如果天不出现意外,四天就可以把土坯晒干。到第五天就可以把坯立起来晾晒,再过两天就可以码垛备用了。

从此周信柱每天都早早起床查看天气,恐怕变天。还好,老天眷顾,一连好几天都是大晴天,艳阳高照。这让周信柱很是满意。心想,老天帮忙,下个月就可以动工垒墙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第四天凌晨老天爷竟然变了脸。一阵东北风刮过,屋外便淅淅沥沥飘下雨点来。周信柱听到雨点声一骨碌爬起来立刻把一家人叫醒,然后戴上斗笠迅速跑向三队打谷场,紧接着周家大院里的所有人也都起床了,一起奔向打谷场。再后来大街上的邻居们也都身披蓑衣赶到打谷场帮忙扶坯。不到半个小时打谷场上聚满了几十号人,人们有的扶坯,有的码垛,还有人回家拿来了苇席、草片、麻绳准备盖垛。

还好,老天爷并没有大发脾气,只是稀稀拉拉慢慢降下雨点。可等到所有土坯上了垛大雨竟然“哗哗啦啦”落下来。此刻周信柱一直悬着的心已经放了下来,他对乡邻们说:“各位父老,多谢了。由于你们的相助我家所有坯块没有遭受雨淋,没受任何损失。我很感激,再次表示感谢!”

这回抢场也惊动了大队书记老曹,他头戴斗笠也来到现场帮忙。他对周信柱说:“感谢的话不要说了,多年来咱们村的老少爷们都是这样,谁家有事都来帮忙,已成习惯。都快回家吧,这里没事了,雨越下越大,别淋着了。”

曹书记喊完话打谷场上的人们一呼啦跑出跑出打谷场。打谷场上最后只剩下周信柱,他看着远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年很快过去,春天降临人间,大地上的冰冻慢慢开始融化,土路已变得泥泞不堪。 这天周信柱布置完农活独自一人走向村外的...
    曹会镇a阅读 858评论 2 17
  • 遭遇老杨负伤的变故后周信柱对盖房子的事一下凉了半截,他本打算拉够石块就动工建房,不曾想拉最后一车石头却出了事故。伤...
    曹会镇a阅读 2,415评论 0 33
  • 邻里情 文/曹会镇 说起邻里情,对今天来讲应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时代在变迁,人性在转变,邻里情也在改变容颜,变得愈...
    曹会镇阅读 6,426评论 44 77
  • 泉水村距离泗河公社并不远,也就三四里地。曹知礼骑车用了不到二十分钟便来到公社驻地,他见了党委书记就问:“郑书记,找...
    曹会镇阅读 3,942评论 11 40
  • 宅子垫起来了可以着手建房子了,可在那个生活还不富裕的年月建房子实在是不容易,多少人家为了盖口房子省吃俭用多少年,最...
    曹会镇a阅读 1,072评论 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