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习惯于写蒋坤元 老师的文章的读后感,便又多了个习惯——晚上临睡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想:“明天凌晨,蒋老师会写什么文呢?”尽管难以猜测,可还是无来由地笑问一下自己。
今晨五点半,像往常一样,迫不及待地点开蒋坤元老师的写作最新发布。
一看标题是这个《特别推荐:执着又有成就的画家华子》时,我便情不自禁地笑:
“哈!华子,对,那个画家,蒋老师早就写过他,在那本《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里。”
那篇文章叫《总有人记得我的名片》,其中的讲述是:“1991年,蒋老师还在跑供销的时候,去无锡博西威送货,出了质量问题,只好去找质量负责人徐工,也就是徐剑华老师。
当时,蒋老师老实憨厚的模样在徐工眼里不咋的。当蒋老师拿自己的书送给他时,大为惊讶、惊喜……
蒋老师也因此得知徐工是个画家,文学爱好者,并把他引荐《新民晚报》编辑米舒,使得他的画作在几个有名望声誉的晚报、杂志发表,让他的名声叫响于江南。
蒋老师以一本书为名片、再以一颗诚挚的心捧给惺惺相惜的知己,换来的是友谊长存。
2.
前天,《蒋坤元小岛》上闪过一道光——蒋老师发来了一贴子——《执着又有成就的画家》写的就是华子画家。
华子,是徐剑华的艺名,他是江南画院高级画师、无锡品牌学会书画品牌分会会长、中书协书法考级注册高级教师,、无锡吉华书画院院长。
他去无锡隐秀路的工作室拜访他,看到他正在指导3位小孩子写字,那墙里墙外都是画作。
作家的造访让重情义的华子画家非常欣喜,他忙不迭地地把作家介绍给孩子的母亲,我好羡慕这张美好的邂逅,留影作证:
孩子们竟然还得到蒋老师的赠书!
这张照片让我闻到了莲花的馨香,有微醉的感觉——她们好幸运呀!那矜持的笑容里有着无法掩饰的灿烂!
画家利用自己的房子,象征性地收点学费,意在培养苗子,弘扬我中华民族的绘画艺术精髓,发扬光大。
画家还拿出他的珍贵收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华子说,他要做一个努力推广绘画文化的人。
他的骨子里浸透着那股子热爱、执着。
他成立书画院,聚集一批中老年画家,以保证作品源源不断。近两年,华子老师将传统艺术和佛教文化相融,创作了一大批绘画精品。
蒋老师还说:
他拿出很多珍品让我欣赏,还送了我几幅字,还有瓷器(上面也有他的字与画,也是宝贝啊)。
自从作家以书为缘结识华子画师,已有三十载,俩人彼此深懂、彼此惜缘!
此文,不仅仅只是一篇推荐文,它包含深情厚谊和钦佩之情。
这是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赞歌,我们听到了!
3.
蒋老师还告诉我们,华子和他的团队的一些艺术作品被广福寺这块福气之地得以收藏和展出。
在这篇《特别推荐:执着又有成就的画家华子》文中,我们获得了报载对画家华子给予高度评价:
徐剑华(华子)自幼酷爱书画,数十年来,他初心不渝,笔耕不辍。追古人、摹名家汲其精髓;学名师、参今人取其华锐;师造化、精体悟中得心源;融古今、取众长自成艺风。他深谙技术,擅长书画,是当今艺坛十分难得的复合型艺术家。他不但不断精进自身修为,还乐于打造平台,为书画艺术家提供全方位服务并自觉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尽心献力,此行此举,令人起敬!
蒋老师最后感叹华子:一个快七十的人了,还那么热爱艺术,那么拼命创作……
感谢他送我一幅临摹王羲之的字,据说价值三千元。哈,我这一次无锡行可是赚了啊!
我们为老师的感动而感动!开心而开心!也为老师的收获而收获!
4.
蒋老师这篇走心的灵魂文字,让一个大爱、慈悲、执着而有卓越成就的华子画家的形象深深地印记在读者的脑海里。
我们心目中多了一位高尚的人士——画家、努力推广绘画和佛教文化相融的艺术大师和文学爱好者,叫华子。
他无私奉献之荣光,我们看到了。
我们还获知了一个艺术收藏宝地——广福寺,那里的晚霞格外灿烈,那里有一片热血依然沸腾……
去吧!让我们跟随蒋老师的文字,去找那心已到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