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家境不错。
但他在2020年疫情期间迷上了网络。
上学期,他的学习进步了一点,家长满足了他买手提的要求。
这个手提,家长和孩子都说好了。
只能玩到晚上10点。
一切都顺利,孩子到时候就交手提。
但孩子一天比一天看上去精神萎靡,睡眠不足。
学习没有动力。
脾气爆燥。
一.先跟后带
孩子第一次见我,根本没理我,自己玩手机。
“你玩吧,10分钟后我们再谈。”
孩子有些奇怪地看着我,“喔”了一声,就埋头玩手机了。
这是“先跟后带”原则。先跟上孩子的节奏,再想办法带出孩子。
10分钟后,我用温柔坚定的口吻,“好了,咱们来做个测试。”
“好的。”孩子愉快地答应下来。
测试结果出来后,我给孩子讲解了结果。
就结果,分析了孩子的心理。孩子说:“好吧,我都跟你说吧。”
二.收集资料
孩子说,他从小就有莫名其妙流眼泪的情况。但爸爸妈妈不知道。
孩子谈恋爱了。女孩子是离异家庭,放在姨妈家养。孩子的妈妈跟女孩姨妈是好朋友,两孩子在交流过程中有了共鸣。
女孩对男孩说,“你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关心他的人。”
男孩听了好受用,两个人经常在微信上聊聊天。
男孩对我说,爸爸妈妈晚上11点收走手提后,他弄了另一台手提,继续玩游戏。可以玩到凌晨4—5点。
我听了,才明白孩子晚上不睡的原因了。
三.制定干预方案
先做情绪干预。
再做认知干预。
最后做正性行为的塑造。
还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孩子爸爸妈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