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提出一个观点,5年内应验,立贴为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我们将永远活在自己狭隘无知的世界中,成为一只彻彻底底的井底之蛙。
先不要着急反驳,看完再说。
1.
大家都知道,人只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圈,开拓视野、探索未知、不断尝试,才有可能经历更多、得到成长、变得更好,不负此生。如果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就永远活在自己狭隘无知的世界中,就是一只傻愣愣的井底之蛙。
舒适圈,是指,在这个范围内,你可以很好地处理所有的事情、不用太费脑子和精力。比如处理工作中最简单的问题,打印复印、复制粘贴,是你的舒适圈。在舒适圈里,都是你熟悉的、擅长的、喜欢的、感兴趣的、赞扬你的、捧你的。
跳出舒适圈,是指,做一些你不会做的、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并努力完成。比如工作上突然让你去和日本企业谈判,你不擅长,但被逼无奈只好去了,结果很好,你也多了一些经历、学到了一些谈判技术。在舒适圈的外面,都是一些你没见过的、不擅长的、不能理解的、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东西。
当你每次试图跳出舒适圈时,你挑战、完成的事情越多,舒适圈也会越来越大。上小学时只会加减法,后来初中学了乘除,高中学了无理数,大学学了微积分,虽然学习的过程总是痛苦的,但你的舒适圈正在不断扩大,越大的舒适圈,说明你胜任的事情越多、成长越快。
2.
互联网的出现,一开始,确实帮助人们跳出了舒适圈。它为你带来全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信息,开阔了你的视野,甚至“颠覆三观”。但随着互联网社会日趋成熟,互联网、数据挖掘、用户画像等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世界已经完全改变了。
和现实社会一样,互联网世界里充斥着想要盈利的企业。而在互联网社会的丛林生存法则中,企业争夺的核心是“流量”。流量,俗称“用户的眼球”。互联网经济,俗称“眼球经济”。掌握了用户,等于掌握了利益。互联网界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用户每天12个小时醒着,8小时工作,剩下的4小时属于谁,谁就是互联网世界的王者。” 淘宝、微信、百度、网红、直播、新媒体,为了你们的眼球,互联网企业想尽办法。
最后,他们发现,“人们只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认同自己认同的事情”。于是,满足人们虚荣心的朋友圈出现了,满足人们窥私欲的直播出现了,满足人们购物欲望的双11出现了。这还不算完,刚才提到的数据挖掘、用户画像是更关键的“黑科技”。
数据挖掘,帮助互联网企业记录你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动作,点击、停留、购买、观看、点赞,记录你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观点,买的商品、发表的评论、社交网站上的信息、打的目的地,然后,把这些信息通过数学模型汇总加工,生成它们对你们的了解。
用户画像,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对你们生成标签,就向下面这个图一样。只要技术成熟,互联网企业一定比你亲妈还要了解你,100倍。
最关键的就是,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互联网企业会为你推荐信息。
3.
为了争夺你的注意力,互联网企业自动为你推荐信息,这是你成为井底之蛙的元凶。
互联网企业根据什么为你推荐信息?“你只喜欢你喜欢的东西”。
·某搜索引擎下面的新闻,我总想点开看,因为那是我最近搜索过的关键词的相关帖子。
·某电商网站给我推荐的商品我就想买,因为这是我最近浏览最多的品类。
·某新媒体,根据你点开最多的内容,不断地推送新内容,看到的一切,都是和你心意的。
·视频网站,首页就显示着你最近看的几部片子更新了,你自然手痒就点进去了。
·周末了,你突发奇想想看书,却被某些APP打断,因为它给你发放了你最爱的电影优惠券。
·无法好好上班,因为炒股软件不断地在更新你的自选股信息。
……
互联网的一切都围着你转,舒服不舒服?
它们把你不关注的、不喜欢的、不熟悉的东西,统统“智能”过滤掉了。等它们再智能一些,会过滤地更好,更讨你欢喜,还会懂得如何“引诱”你深陷在井中。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狂欢而又虚假的世界,一个狭隘无知只会迎合你的世界。
结
不想做一只井底之蛙,只有跳井逃生一条路。一次跳不出,那就两次。
(欢迎留言)有什么逃离互联网的好办法?
(PS:
我感觉简书是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把“首页投稿”改版,呈现的信息越发丰富多彩、体裁话题非常多样,而不是根据用户的喜欢程度推荐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