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陪父亲到厦门旅游,时间很短,但就是连3天都相处不了。旅游观和消费观的巨大差异,当然背后是价值观的差异,两个人就是在相互容忍和将就,时刻处于爆发的边缘。 终于,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最后一天,基本和父亲没有对话,反而是我最舒服的一天。不要把我当成冷血无情之人,并没有刻意和父亲冷战,只是沉默是我们相处的常态,借着怄气,没有刻意的说话,反而轻松了。
冲突的爆发点是买特产,我是实用主义者,而父亲则有人情世故的考量。我理解,只是就家人而言,不想做得太形式。如果真的是很棒的东西,买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亦是件愉快的事情,而对于景区毫无特色的特产,只是同样的味道,不同的包装,买个产地罢了。我的观念是,送礼物是要走心的。
炎炎夏日,并不愿意出门,而陪父亲走这一趟,是不想在团体中让父亲落单。虽然不善言谈,但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的。父亲在公司干了好些年了,但是没有亲近的人。可能对男人之间的交往认识有些浅薄,在我看来,父亲没有朋友,没有男人间的兄弟之情。是个很大的遗憾吧,父亲那种扭扭捏捏的性格也确实很难交到知心朋友,于是就陷入一个死循环。自知我的性格也有问题,不难相处,但是默默地,难以融入集体。本就不是八面玲珑的人,比起尴尬地附和,倒更喜欢一个人,保持着表面的礼貌和友善。所以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是亲密的朋友关系,要么是认识关系。
和父亲有个非常糟糕的共同点,在家人面前露出最恶劣的情绪。在外的交往我大多淡淡的,无伤大雅何必在意,但在家里总是中邪般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多时候只是发泄,说不出个所以然,然后弄得家人莫名其妙。而父亲呢,往高尚了说,就是牺牲小家保全大家。在大家庭中,父亲的所作所为无可厚非,而对小家庭,就少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父亲不是个浪漫的人,或者说,完全无知。与我而言,本就交流不多,相互的爱与关心便更加深沉,习惯了,也不想改变什么。越长大家里琐事知道地越多,看到人性劣根之余,越心疼母亲的不易。作为晚辈,我可以置身事外,母亲却只能夹在中间,依私心,只是想照顾好小家,但场面上的事怎能逃脱,责任义务都要陪着父亲完成。抱怨是难免的,但父亲的不理解和恶言恶语,让母亲更加难过。最后父亲苦了累了,母亲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心疼的。磕磕绊绊的,人总是会疲倦的。感觉家里缺少幸福感,每个人都有责任。
都说孩子越走越远,因为我们时刻都在变,接受着新的世界,心越来越大,很难再收回去了。但父母是永远的牵挂,只是“距离”远了,爱依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