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系从指导孩子写作的实践中有感而来,全文未参考任何相关资料,皆为个人思考总结的结果,未必适用他人。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昨天读了儿子写的一篇作文,通篇读下来,我能感觉到儿子在很努力地想,也在很努力地写,因为儿子努力的痕迹是那么的明显,不少词句都流露出刻意的感觉——在刻意地使用好词和成语,也在刻意地创造修辞句,还能读到几处类似“口号”的句子——就是那种读起来很豪气,但是想想其中并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感觉很空洞的句子。
我问儿子,儿子说他确实是很“刻意”地在使用好词成语和造好句,可能是他看老师点评的模范作文,觉得能够大量使用这些好词好语好句的作文才是好的作文。
由此可见,儿子也想让自己的作文成为“好”的作文,真是个向好向上的好孩子!
但是,儿子这种刻意模仿堆砌辞藻的做法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也不是写好作文的正确方法。
因为,文章最核心的目的是表达,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只有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才能表达自己,才能打动人、影响人,实现表达和交流的目的。
我告诉儿子,平实的语言也好,华丽的辞藻也罢,它们都是手段,它们的存在都是为了帮助你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当你觉得一个平实的词语需要加上一个美丽的修饰语才能更好的表达出你的意思;当你觉得一个词语不能百分百传达出你的想法,需要使用细细描述的几个句子才能让读者清楚完整地看到你心中的图景;当你发现自己写了一大段,仍然需要加上一个高妙的修辞才能更准确地告诉读者你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凡此种种,都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让阅读你文章的人能够百分百明白你的想法、看清你心中的图景,能够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同身受。在这里,每一个美丽的修饰语,每一个美妙的句子,每一种修辞,都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清楚地表达所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它们就像天然的泉水,自然流淌而出,有一种自然的、舒适的、水到渠成的美。
反观一篇刻意用好词好句堆出的文章,阅读起来的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学生本来应该穿着一身轻松舒适的运动装去上学,但是却穿了一身西装,系着领带,脚踩皮鞋,还梳着打了摩斯的大油头走进了教室。可能看上去确实很帅,但是他自己未必舒服,看他的人也会觉得他太刻意,甚至有些奇怪。
所以,我告诉儿子,在目前以及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儿子在写作方面所要努力做到的,不是刻意去追求华美的文字与修辞,而是完整并且准确地表达自己。
个人认为,这是写作的第一个层次,也是写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个层次。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他需要敏锐地捕捉自己的细微想法;他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每个感官;他需要积累足够量的词语;他还需要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在表面看来毫无关联的事物之间建立某种奇妙的连接;他还需要在写作时不急不躁,巧妙地进行构思,斟酌着选择最贴切的词语,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还要把所有相关的内容有序而巧妙地组织起来,确保他的文字所言恰是他心中所想。
其实,通过最近两次写作方面的交流,我发现儿子的词语积累与修辞运用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想要一篇文章由华美词语和优美的修辞句堆砌而成,肚里没货也是堆不出的。需要改善的方面,一是对感官的调动和对内心想法的捕捉还略欠缺,表现就是,如果我来按照感官顺序逐一提问,儿子也都能有所答,所答内容质量也都不错,但是如果我不问,全由儿子自己去思考,那么他就想不到,或者只能想到其中的几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其实这也正常,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还处在汲取知识学习写作的漫长道路的前段,观察和感知功力的提升也是需要过程中的不断练习与时间累积下知识方法的不断发酵而逐步达成的。这也可以看出,语文的学习,特别是作文的学习,无法一蹴而就,只能稳扎稳打,一点点积累而来。
第二个需要加强的方面是对写作材料的选取、组织和呈现。表现之一,如果把我启发儿子并与儿子沟通和交流过的写作素材量假定为十,那么等儿子把文章写出来,他在文中所呈现出的素材量大约只有十之三四,其余过半数量的素材不知道被儿子丢在了哪里。表现之二,被儿子取用的那十之三四的素材,在使用的灵活性和加工的精致程度上也都存在非常大的改善空间。
需要改善的方面,就是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至于努力的方法,无外乎读和练两个方面。这需要我仔细思考且与儿子沟通后再定。
2022年4月1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