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坚定的信念、行动、奖励、
首先动机是发令枪,提示你开始培养新习惯但是动机并不是你持续做下去的力量来源,动机只是暂时的,它会随着时间慢慢的减弱边际效应递减,所以动机并不可靠。就好像你看见胖子,想起如果自己变成胖子会变得行动缓慢、高血压、糖尿病、等于是决定减肥让自己苗条,结果一个星期过后再次恢复原来的生活习惯。这就是动机在起作用,动机只是给了你一个跳板,但是你能跳多远取决于你为此付出多少汗水和努力。
有了动机后我们还要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让习惯的小火车缓缓动起来。我们来思考这些问题:
你减肥的信念是什么?
你跑步的信念是什么?
你坚持读书的信念是什么?
你XXXX的信念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
我减肥的信念来源于家族糖尿病史和肥胖,我想拥有健康的生活,我必须拜托恶魔对我的影响为个人和家庭负责。
我运动的信念是在这知识爆炸和焦虑的时代,我要自信更需要锻炼坚毅的品质,梅耶在《人生由我》这样写道:有时靠挺直腰杆来假装自信,很有必要!我们家族中的每个人在走路时都会挺直腰杆,平视前方。昂首挺胸的跑,跑着跑着就自信了!没错就是这样!
我更需要锻炼自己坚毅的品质,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坚持不懈的毅力,一抓到底的精气神。
我坚持读书的信念源之于学习信念来源于自身的目标,自身对未来有所期望,有所追求,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和不落人后的感觉,极端的人甚至会产生现在学习比别人差,以后肯定混的没别人好的感觉。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技能,是一个普通人的话,一个人未来怎么样,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现在怎么样。
读书是一种习惯,学习是一种信念。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家里甚至没有矿,就必须努力读书,因为你没得选择。“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算了,不写了!让我静静,读篇论文思考下!
想起来一个故事,二战时期无数的学者和科学家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直到战争胜利他们都没有走出来。只有那些看似软弱的百姓迎接着胜利的曙光,是什么支撑他们挺过严酷的拷打和灵魂的伤害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道德经二十三章节:“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他们知道战争不可能一直持续,这个简单的道理支撑他们渡过那些黑暗的岁月,走出暗淡的夜色。这就是他们内心中的信念,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
你坚持的信念是什么?大声说出来,让自己听见!
第二、行动中改变、行动中纠正、行动中回归!假如你想去北京,第一步、买张火车票。随着科技的发展动一动手指就能买到直达目的地的车票,就是这简单的一步你都不会不愿意动动手指,计划再好它也无法实现!再好的计划在无动于衷面前都是天方夜谭。想要到达心中的目的地第一性原则就是动起来条条大路通罗马,山间小路、弯曲小道、宽广大路、高速公路、哪一个都可以,先走起来不管对不对,路走错不要紧、大不了重头再来,方向错了,大不了掉头返航,经历无数次的失败,虽然没有到达终点,但是我们起码收获经验!
第三、奖励大脑!大脑是我们行为指令的发送者也是指挥者,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在大脑的指挥下进行的包括习惯的形成。日常生活中一切的奖励最终的受益者还是大脑本身,老师的表扬、老板的肯定、朋友的夸赞、都是在肯定大脑。吸烟、发脾气、愤怒、暴躁、易怒、同样是在奖励大脑,因为大脑认为这是放松的方式,辛苦付出后释放压力的方式,是负面的奖励。
我们用何种方式奖励大脑决定我们得到的收获,没有好坏之分的奖励,只有是否合适的奖励!是否合适取决于行为的目的是否对于自己有利(包括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