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学院助力黄河生态保护,助推河湖治理
实践队2022年6月21日,实践队队员们通过查找不同时期的黄河生态环境资料,对黄河生态环境治理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为止的变化做出总结,并加以分析对黄河生态保护的治理方案,以助于保护我们美丽的母亲河。
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通过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水环境质量达标、黑臭水体治理等规划和方案,黄河干流水质近年来持续为优,流域整体水质总体向好,主要水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实施水土保持、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工程,推进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江源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但也应看到,黄河以有限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支撑全流域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复杂的水沙关系加剧了生态治理难度,共同保护与协同治理的统一机制尚未建立,历史欠账多、治理能力不足,黄河已不堪重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张,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严重;生态空间被挤占,生态系统功能失衡,上游地区天然草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问题依然突出,沼泽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等问题。
经实践队队员们对节水护水的提出的意见表明,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张;生态空间被挤占,生态系统功能失衡,上游地区天然草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土地沙化问题依然突出,沼泽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等问题,通过实践队加大节水护水宣传力度,尽可能使广大群众了解到黄河沿岸生态环境现状;增强群众的退耕还林意识,加大退耕还林还湖强度,从而恢复黄河流域的生态多样性。
指导老师:葛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