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的慈溪县有个叫方生的农民,他的家离海边很近,家里只有他和老母亲两个人一起生活。方生从小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以打柴为生。母亲非常疼爱儿子,儿子也十分孝顺母亲。
有一天,方生到海边去打柴,忽然从海里漂来一根很大的圆木。他心想:如果能把它打捞上来,劈开当柴烧,母子俩就好过冬了。于是他连忙跳下海去,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大圆木打捞上岸。
圆木又粗又长,中间却是空的。方生劈开一看,里面闪耀着金光,原来是一根金柱子。方生又惊又喜,想想从此母子俩就可以不再受穷了。于是他高高兴兴地把金柱子抱回家,安放在屋角里。
到了夜里,方生忽然听到屋角里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好像有人在哭泣。他感到很奇怪,就点起灯,走到屋角里去看。只见一位穿着白衣裳的美丽姑娘,坐在金柱子上,泪流满面。
方生吃惊地问:“你是谁?为什么坐在我家屋角里哭泣?”
姑娘回答说:“我是一位神仙,名叫婆娑。我犯了天条,被玉帝罚作金柱子,投入海中。今天幸亏被你打捞上来,救了我的性命。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我愿意与你结为夫妻。”
方生听了,又惊又喜,便与婆娑结为夫妻。从此,婆娑便用她的法力,帮助方生种田耕地,打柴织布,日子越过越好。第二年,又生了个儿子,方家母子更是高兴。
婆娑不但勤劳善良,而且长得美丽动人。附近有个财主,早就垂涎她的美色,如今见她嫁给了穷苦的方生,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心里很不平衡。他便想出一条毒计,勾结县官,诬陷方生谋反,把方生抓到县里,判处了死刑,定在三天之后开刀问斩。
婆娑在家里,忽然不见了丈夫回来,又听人说丈夫被县官抓去,判了死刑。她心里明白,这一定是财主在暗中捣的鬼。她决心到县里去替丈夫申冤。但是,三天期限已满,就要开刀问斩了,这可怎么办呢?她想了个办法,半夜里带了儿子,赶到县城,闯进监狱,救出方生,骑上快马,向西北方向逃去。
县官听说方生被婆娑救走,立即派兵追赶。婆娑带着方生和儿子,没命地逃。他们跑了一天一夜,看看后面没有追兵,这才勒住马,下了山岗。这时候,东方发白,太阳就要出来了。婆娑说:“我们跑了一夜,总算甩掉了追兵。前面有座大山,我们进去歇歇吧。”
方生下了马,一看,这座山壁立千仞,非常陡峭,山上长满青松翠柏,郁郁苍苍。他们找了个背风的山洞,进去休息。婆娑因为救丈夫,连夜奔波,劳累过度,一坐下来,就闭上了眼睛。方生见婆娑睡着了,就把儿子抱在怀里,坐在洞口,守护着她。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飞沙走石,树木呼呼直响。方生连忙站起来,护住儿子。风过之后,却不见了婆娑。方生心里着慌,大声呼唤着:“婆娑!婆娑!”叫了几声,只听山谷里回声阵阵,却不见婆娑的影子。方生抱着儿子,在山洞里前前后后找了一遍,仍然不见婆娑。他心想:婆娑一定是被天神召回去了。想到夫妻恩爱,一旦分离,不禁悲从中来,便抱着儿子痛哭起来。
方生正在悲痛,猛听一声巨响,山摇地动,飞沙走石。他抱住儿子,连滚带爬地跑出山洞。回头一看,只见山洞崩塌,变成了一座山峰,矗立在天地之间。这座山峰,就是现在的“婆娑岩”。
据说,方生的儿子,就在山洞崩塌的时候,被震落在山脚下。以后,人们就在那里聚居起来,成了一个村庄,叫做“方家岙”。方生的儿子就在那里长大成人,繁衍子孙。方家岙的村民,都是方生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