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做创投的朋友在硅谷投的一个美股分析的人工智能项目,目前已经顺利地把服务卖给了国内某几个大型券商机构,使得他们不需要增加购买外资行研究报告的成本。他说:在对AI项目投资过程中的更加深入地了解,他认为我们85后90初这代,或许在35岁40岁就会面临职业上巨大的挑战。
前阵子有另外位朋友给我微信一个信息,有位前百度副总裁出来创业,做的在保险顾问领域内的人工智能,期望用AI来为客户们挑选最适合的保险产品,这个概念又能够结合非常火爆的互联网保险,相信很容易拿到融资吧。那么,我们这些保险从业员的未来是不是也免不了下岗的命运呢?我期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新科技下的保险人未来的职业前景,有所讨论和启发吧!
AI还不能实现什么呢?
AI已经攻克了围棋、德州扑克和国际象棋,牛逼的地方多谈也没意思,我们要关注它还不能做什么,或许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实现什么,那么才是我们人类能够“显得更加有用”的地方。结合各种牛人的观点,我发现主要有两点:人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意会”,以及人类不可或缺的“情感”。
人工智能是基于算法建立数学模型而做出决策,那么有些事情如果没有办法建模的呢?
我问投资AI项目的朋友,为什么你们选择美股市场而不选择中国股市呢?反正你们最终也是卖给国内的券商呀。他回答说:因为政府参与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太大,并且很多消息是不透明的,对于基于公开信息来进行分析的AI而言,暂时“无能为力”。美股市场则完全成熟,政府的影响也主要通过具体的宏观政策实施,完全公开的信息,所以可以建立模型,让AI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为股市提供分析预测。同样,日本和英国股市也是一个较为适合的实验地。中国股市里怎么赚钱?你懂的,但AI很难懂。
同样,很多无法量化甚至言语的经验,目前是AI还无法企及的。人的大脑非常得牛逼,我们做出任何决定,都可能调用了脑海中各种思维模型,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相信你一定有这种体验:你“smell something wrong“,但是你就是不知道哪里错了。人的“直觉”有时候很准,并且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一种奇妙的链接,这些都是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那么,建立模型就比较困难。
薛兆丰老师的观点是:人的想象力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他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从数据到理论之间并没有一条必然的逻辑通道。那理论是哪里来的呢?是“神来之笔”,是靠想象力飞跃出来的!人工智能是需要人来设定他去学习什么,但是新的东西,新的想象,新的理论,机器是无法想象的。
比如,AI是有能力去做出与莫扎特同样水准的小夜曲,因为好听的音乐背后应该也有一定的使得人心愉悦的理论模型存在。可是,真正好的音乐一定蕴含了作曲者的内心,真正的聆听者能够感觉到音乐背后的心情和体验,这是靠想象力的,机器能否做到?尚未听说。因此,AI在人类的想象力面前,依然无助。
机器越多的地方,人就越贵
即使AI在功能性上实现了很多完全可以替代掉人类的工作,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但绝对不要忘了一条重要的经济原则:比较优势原理。薛兆丰老师的观点是:机器和人需要互相配合,机器越多的地方,人的价值就会越高。就好比香港的女生太多,以至于男性的价值就越高,因此,机器越多的地方,人就越贵。
易车网、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任摩拜单车董事长李斌在一次讲座中分享了他的创新思维模型,如下图所示。他把一个产品分为两个维度,与创新技术相关的(强与弱),以及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相关的另一个维度。蔚来汽车的目标就是“Beyond the Car”。
他举个例子。现在滴滴打车在国内已经非常普及,而在国外Uber已经让去美国的游客可以放弃租车了,那么私家车还会有人买吗?如果我们希望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并且我们假设滴滴打车等已经像摩拜单车那样几乎不用考虑找不到车,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共享模式来完成从A点到B点的功能。但私家车却一定不会消失,车给予车主的只是功能性么?那些在香港永远无法实现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的地方,却依然有大把人买兰博基尼和法拉利,他们在满足什么需求呢?
举个我在美国时的例子。我非常不喜欢去银行办理业务,因为美国的银行也通常要排队排蛮久。有一次排在我前面的一位大妈只是取点钱,我想你在ATM上取不就行了么?她还偏偏和银行柜台唠嗑,柜台的大妈也很热情地和她攀谈。排在她后面的也就我看上去很焦急,其他人都很自然。后来我问老美同学咋这么不懂效率。他说:人家要的就是找到这个机会和人沟通啊,银行也是他们的一个社交场所嘛!回头想想,我爸妈不愿意学习网上银行,就喜欢往银行跑,回来后还分享一些他听到的八卦趣闻,那么银行的作用还仅仅是功能性的么?
我们的饭碗会怎么样?
我们要保住饭碗,首先要脱离“功能性”。 理论上,体力工人和“脑力工人”的差别并不大,既然富士康可以用机器人,所有公司都可以用AI,甚至有人说,将来AI会像云端储存服务那样,变成一种标准化的网络服务,这可比“会吵会闹会要求福利”的员工廉价得多了。
我们做为一个保险前线从业者,如果我们定位自己只是推销产品给客户,然后定期提醒保单,理赔时再接收文件,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会比AI做得好呢?但为什么现在互联网保险做得也并不好,甚至会有很多隐患在里面呢?
我个人觉得,要么就是现在互联网保险创业团队中过多的“IT人或精算师”,而缺乏有真正保险第一线销售的创业者。重疾或者人寿保险等更多地依靠情感体验,而非功能性地介绍,客户要真切地明白自己到底在哪方面需要?同时也确切地感受到了一种信任感能够交付给保险代理人,从而满足自己内心的一种“安全感”,这时才有了成交。缺乏安全感,才是买保险的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在保险领域“情感体验”比“功能体验”要重要得多,毕竟所谓的“功能”都是未来甚至客户根本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在这方面用冷冰冰的数字或者电脑的展示,恐怕很难去打动客户。我个人觉得这就是互联网保险目前只能占领标准化的车险、意外险,却很难进入到真正高端人寿或者重疾市场的缘故。
如何创造“情感体验”,是我们保险销售一线从业者需要去思考的,也是做出自己独特性的关键。有人会通过陪同客户旅行,为客户煲汤,为客户代购等等方式来与客户打好感情牌,这也是为何保险业中女性天生会比较有优势。但作为85、90后一代,我相信无论是客户还是销售从业者,都并不倾向于采用老一辈的套路。事实上,情感体验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这方面的创新机会或许才多得多。
李斌就把微信支付认为属于“创新技术强相关”以及“情感体验”这个象限里,而把Apple pay放在“创新技术强相关”但“功能体验”所在的第二象限。一开始我不明白,微信支付难道和Apple Pay有什么不同吗?突然想到,微信红包这个功能的作用是什么呢?一个功能性极其强的工具,也能够满足情感,这创新简直就是天才之举!保险销售的创新,难道也会少么?
总结今日分享
我不会直接说能做什么,但我期望能给予思路去启发思考。这也是我指导团队的方法。在人工智能和机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很多工作一定不再需要有人来做,但能够依然需要人存在的工作就会特别珍贵。创新和情感,就是人工智能或许在可预见的未来所无法取代的。那么,你的工作中,有多少是能够满足这不可取代性的呢?如果只是满足功能性,那还悠哉悠哉地混日子,前面等着你的又会是什么呢?
期望我的思考能够给大家有所启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