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把网上能找到的欧丽娟老师的课听完了。没有了老师既苦口婆心,又娇俏可爱的声音相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了。所以为文以记之。我又向来只会做翻案文章,所以就不写深感认同,获益良多的地方,只说一说我不能接受的一处。
许多人不能接受老师批评林黛玉。我觉得他们未免狭隘了。林妹妹在小说里是锦衣玉食,自幼读书的大家闺秀,在舆论中是中国第一奇书里的第一人。对于她,用怎样严苛的标准去审核都是可以的。但是欧老师以同样的态度来要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恐怕有违儒家“礼不下庶人”的古训。
老师质疑琵琶女爱慕虚荣,并举出许多歌女所做的诗词作为对照,以为琵琶女也应当如她们一样,视富贵若浮云。但这些诗词之所以能流传后世不正是因为有如此心境者百无一二吗?出淤泥而不染固然特别地惹人怜爱。那些占大比例的,在风尘中染了风尘的难道就不应该被同情了吗?如果真的是不应该,那该多么好,毕竟我们的同情心是如此有限,少花一点是一点啊。
老师还批评琵琶女不知道在“五陵年少争缠头”时蓄下资产是没有理性。那我们来看柳如是写给钱谦益的家书,“年复一年,因服饰之奢靡,食用之耗费,入不敷出,渐渐债负不赀,交游淡薄。”河东君此书或有讽谏之意,但其所述情节,应当是真的。那么向以才智称的柳河东是否也是没有理性呢?风尘女子想要蓄下资产,从古至今都是难事。一方面她们挣的钱不一定都能到她们手中,另一方面她们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讲究排场。老师既然能理解《红楼梦》里的贾家之不得不撑着外面的架子,应该也能体会一个妓女如果厉行俭朴会有怎样的后果吧。
老师还说琵琶女应该在“弟走从军阿姨死”之后悔悟前情。这实在是莫名其妙的苛求啊。寡闻如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谁因为死了父母,而在修养道德上上了一个台阶的。只听说过死了母亲而得抑郁症的。何况这里的阿姨和弟弟,很有可能并不是至亲,而是老鸨和龟奴,琵琶女的情感上未必受了多大的冲击,倒是妓院的经营大概大受影响。
当然,欧老师批评琵琶女其实是为了批评白居易。奇怪的是,我本来不大喜欢白居易,听了瓯老师的评点反而觉得他因可鄙可笑而可怜可爱了。
归根结底,白居易所有受批评的行为不过是庸俗并没有行恶。
庸俗与恶是两个不能等同的范畴。虽然有平庸之恶这种说法,但我们无法知道是不是庸俗的人更易有平庸之恶。就我所知,辛德勒是很爱财的,纳粹军官们倒是爱音乐。那么厌恶庸俗,大概就和时髦的人不愿意和不会打扮的人在一起是同一种轻浮吧。
今日回首自己多少年的道德追求一直是害怕自己庸俗远胜于害怕自己恶的。古今中外的道德家们又怎样呢?他们所追求的到底是恶的反面,还是庸俗的反面呢?大概人天生是要骄人的,以容貌,以学识,以贞操,以道德。不知道天下是否真有谦虚到底相信自己很普通而又活得开心健全的人?
如果人性如此,那也不必强求了。各自骄傲自己的骄傲就好。
只是私以为以道德骄傲是最危险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