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个又一个新鲜的观点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对心灵的冲击与震慑几乎要让我打激凌了。一鼓作气看完整本书,内心的感觉可以用酣畅淋漓来形容。
虽然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但这本书并不像市面上流传甚广的心理学类书一样,通篇充满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相反,化繁为简,娓娓道来,有理有据,引人思考。
书中对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均有涉及,此篇主要侧重亲子关系做一个总结。大量内容摘抄自原书,再加入个人理解,使前后文联贯,从而构成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再次感恩作者李雪完成了如此优秀的作品,让天下众多的父母和孩子因此受益终身。
1. 要看见孩子
何为看见?自然不是指简单意义上的看见。这里的看见,是指要能看见孩子的内在情感需求。同时积极回应孩子,与孩子产生共振。
举个例子:
你是一个热爱运动的男孩,某一天,你打完球后,身体倍感畅快。于是,你兴奋地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你的爸爸分享。
这时候,爸爸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然后,复又把目光投回报纸中。
此时此刻,你会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有些堵?是不是感觉特没劲?甚至有些郁闷,抑或愤怒?可偏偏还无从发泄,因为他说的全都对啊!
这里的父亲就是典型的没有看见自己的孩子。他没有看见孩子其实是想跟他分享自己运动的快乐,他没有看见孩子有多希望自己的爸爸能感同身受并且回应自己的感受,他没有看见孩子的情感正在向他流动。
他只是说了那些冠冕堂皇无关痛痒的话,然后又把注意力投入自己的报纸中去了。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抱怨你的孩子再也跟你没话讲的时候,你不知道,恰恰是你自己一次次堵塞掉了那些通往你的。
2. 要尽量满足孩子
先看看书中列出的一些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的父母的反馈。
我孩子两岁,逛街的时候说喜欢XX,但是价格有点贵,我说如果特别喜欢也可以买,她都会主动说摸摸看看就好。这几天当当网做活动,我说给她买书和玩具,她说:“我已经有很多书和玩具了,不要买新的了”。被充分满足的孩子真的可以很平和地面对自己的欲望。
女儿一岁八个月,我一直尽量满足她。最近去商场,她看到儿童乐园想进去玩。我说这次不行,下次带她去别的游乐场玩,她都会说好,走的时候也不哭闹。
经济上能承受的,我就会满足孩子们。如果觉得太贵,也会跟他们解释清楚。他们都很平和,从来没有为买东西耍过赖,虽然也会提要求,但即使被拒绝也很容易接受。有时候,他们会两手一摊,耸耸小肩膀说:“好吧,那就不买吧”。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在社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所谓“延迟满足能力”,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缓眼前的利益满足。
回到以上的三个例子,你可以发现,这些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延迟满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
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满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表达,并且会被满足,自然能安心等待最适合的时机。
相反,那些幼时需求经常被刻意延迟回应的孩子,很多时候都处在“得不到的”的恐惧中,所以眼下有一点好处就会迫不及待地消费掉,而且很容易在父母不及时满足自己时,出于“得不到”的恐惧和愤怒,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兑现。
3. 不要刻意延迟满足,以及批评孩子的需要
若孩子的需要经常被批评,被刻意延迟满足,他成年后可能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像填不满的无底洞,再多的物质也弥补不了爱的空洞;二是像压抑的老好人,不敢为自己争取利益,该拿的都不敢要,同时也很难拒绝别人,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亏,积攒一肚子怨气。
又有父母担心:孩子的需求太容易得到满足,他会不懂得珍惜,得到后也没有努力奋斗的动力。孩子真的如大人所想,太容易得到就不会珍惜了吗?
每个母乳过的妈妈都体验过婴儿饥饿啼哭时,及时送上乳房,婴儿边吮吸边露出享受和满足的表情吧,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当下!而那些定时哺乳的妈妈则经常感觉婴儿如吸血鬼一般,好像要把自己吸干,甚至会咬伤乳头。
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经常活在当下,天然会享受当下的乐趣。不管是一片烂树叶,还是价值几百元的电动玩具,他都能于得很关注,玩够了就会放下。
以获得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珍惜的程度,这是我们成年人已经被异化的头脑想出来的,并非孩子的本性。
贪婪也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批评,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
4.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若孩子专注于自已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
如果父母不自以为是地教育孩子,不强迫孩子做到父母想象的样子,孩子遵从内在的精神胚胎的指引发展自己,成就会远远超过父母的想象所及。
培养一个天才其实很容易,只要父母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面前保持谦卑,不拿自己有限的头脑去教育孩子即可。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要时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的假想,带着敬畏之心去体验。
5. 不限制孩子,限制是伪造的爱
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内心的某个空洞长期得不到爱的填补,就只能往里面塞酒精,药物,电视,网游,滥性等,但永远也填不满。
一些父母坚信,不喂饭孩子就会把自己饿坏,不限制吃东西孩子就会把自己撑坏。但是也有一些勇敢的父母,对孩子彻底放开限制。
我向来相信“信任”的力量。从小孩子吃饭,她不吃了,我就收碗,不问饱不饱,相信她知道;玩就敞开了玩,不必到点睡觉,累了自然倒头就睡;她说热,就给她脱衣服,信任她的判断;现在学习也是一样,她说掌握了,我就不再唠叨了。她的成绩很体面,更重要的是她学得轻松愉快。
今天带孩子去超市,我放下以往对垃圾食品的敌意,跟她说:“今天随便挑,妈妈不干涉。”她欢天喜地地挑了一路,最后也就拿了三样东西,不算很垃圾。回家时,她的幸福洒了一路。放手信任孩子,如此快乐。
6. 不要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改掉孩子的坏习惯
真正的好习惯其实无法靠训练养成。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无须训练。而顽固的坏习惯背后,是爱匮乏的痛苦呐喊。
一些家长像训练动物一样训练孩子,通过惩罚,给脸色等让孩子知道界限,不养成坏习惯。如果训练孩子好习惯的过程没有爱的流动,没有轻松愉快,必然带来反弹。
得到爱和支持,没有被父母训练过一定要按照“正确行为”生活的孩子,会发展出真正的智慧。这样的人在面对大家都觉得难处理的矛盾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灵活解决方案。智慧,是健康心灵自然的表达。
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也会自然呈现,无须训练。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自发,自然的选择。
本文看到这里,是否对你有所触动呢?作者的观点你是否认可呢?你是否想知道作者如何抽丝剥茧地阐述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学理论呢?那么,请打开这本书,《当我遇见一个人》。精彩继续。
365无戒写作训练营 第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