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述职 、培训 、预算…,老大期末冲刺要辅导,抽空准备自己的考试……每一件都是重点,每一件都不能放松。但每一件事又很难临在全力以赴。
周末接到电话,需要马上回办公室处理,路上回观自己,是真的忙到不可开交?目前每一件能力范围的事,结果1-10分,给自己打的分不会超过6分。
由此想到小时候家里的情景:
父亲今年85岁,是那个年代的老大学生,是当地最好中学的校长。母亲在有我后就没再工作,承担全部家务任劳任怨,我们爱吃的饭菜她从不动筷子,永远吃剩的挑餐桌上最差的吃。和我念叨最多的是去好好学习什么家务都不要伸手,给她争口气。想到父母之间不多的几次争吵时,妈妈和我诉说自己的辛苦,对家庭的贡献,说出去做老妈子也比在家轻松,受待见,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我目前的状态不就是当年妈妈的情况?用未来的事的牵挂限制当下事处理的品质,用拖沓攒事的心态显示自己的繁忙和辛苦。
实际上每年年底都有这么多的事,何况目前的公司规模是前公司的1/50,难度和体系都要小很多。
实际上按照节点表倒退每件事都可以按照计划更高品质的推进。
实际上即使某件事临时出现状况,临在的方式才可能有最佳解决方案,别人也不会因这次的没做好否定自己的全部。
立即细化节点表,确保重点事项重点环节有确保,并将可以分解的事项下发。找到了些做好当下事的掌控感,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