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片很多,但能凭借一对CP拍三部的却很少。
最经典的有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三部曲,可谓教科书式的爱情类型片;而彭浩翔的《志明与春娇》系列,则应该是香港都市爱情很好的代表。
2009年,志明与春娇的缘分始于后巷,借一支烟,点燃爱情的火花;
2010年,爱情灭于两地,但分离亦让他们逐渐明白自己的真实心意;
时隔七年,当爱情面临现实,是春娇教会了志明何谓长大。
彭浩翔的影片都很有个人风格。喜欢以边缘人物作为电影主角,用荒诞、戏谑的手法揭露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丑陋。
在《维多利亚一号》,对楼价飞涨感到绝望的女子,最终精神崩溃变成杀人凶手,是香港的社会现实;
《公主复仇记》则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什么王子和公主,有的只是假装成王子的混蛋,和自以为是公主的巫婆。
说回《志明与春娇》系列,也是立足于香港禁烟条例的实施,而引发出的一段都市男女关系,同时亦是爱情本质的真实剖白。
余文乐饰演的张志明,和杨千嬅饰演的余春娇,因一次后巷煲烟相识。电光火石擦出好感,一来二往产生爱慕,然后顺理成章地在一起,经历爱情里的百转周折。
虽然拍到了第三部,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第一部最好看。仔细想想,其实和爱情本身是一样的。
《志明与春娇》讲的是爱情最开始的样子——吸引。管它是荷尔蒙作怪,还是多巴胺分泌,我们顺应本能被对方吸引,没有负担,没有顾忌,总之就是喜欢你,没道理。
这时候对方无论多幼稚的想法和举动,在你看来都是魅力。
你可以陪他把干冰倒入马桶,惊讶地看着袅袅云烟升起,然后笑得像个傻逼。
你可以穿着麦当娜的“金菠萝”,和他一起扮外国人作弄警察。
爱情在此刻美得可以抛开一切,两人彼此眼中只有对方。这也是大多数人在一段关系中最喜欢的状态。
到《春娇与志明》,开始讲爱情的第二阶段——分歧。冲动过后,激情褪去,还没想好以后该怎么做,两个人就因为异地而分手,各自展开另一段新感情。
很多人说这一部最难看,其实并不全是因为故事变得俗套,或是多了大陆演员的加入,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不想看见爱情出现第三者插足。
在这一部里,志明撩到了嗲嗲的软妹,春娇搭上了成熟的大叔,看起来大家都好像找到那个最理想的人,但真的是这样吗?
春娇说:“我很努力去摆脱张志明,最后我发现,我成了另一个张志明。”
你努力地去找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来证明你能忘得了对方,却慢慢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有了对方的影子。
而很可悲的是,这一点往往是当两个人分开时才会察觉。爱情到了这一步,或许会出现挽回的转机,也或许只能成为大家心里永远的遗憾。
最后到《春娇救志明》,不可避免地讲到了爱情的最终归宿——长大。
一说到长大,大部分人都很头疼,因为它意味着妥协和责任,意味着不可以随心所欲。
这让人压力多大啊。
当爱情从尽情享乐过度到生活的柴米油盐,买房、结婚、生孩子成为绕不过的现实问题,有多少情侣能挺过这一关?
不过,电影里的张志明还没到二十四孝男友的标准,却做得比一般人好很多了。
虽然他花了9万块买玩具,至少他还知道存钱买房,能帮你遛狗,能陪你妈妈逛菜市场;
虽然他依旧能吸引年轻妹子倒贴,却比僧侣还禁得住诱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他说,是春娇教会了他成长。
但话说回来,对志明成长的描绘,其实是我对影片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因为长大并不是一件那么迅速的事,不会因为一句话而醍醐灌顶,它会经历很多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它需要很长时间去体会、去领悟。而在电影里,恰恰缺少这种内心的挣扎。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喜欢春娇和志明。而且在他们身上,我们多多少少都能看到自己。
爱情本来就没那么多狗血宫心计,只有偶尔的小浪漫小惊喜,大部分都是现实生活里的屎尿屁。
但这就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啊。
我是文文Meowen,美食、旅行、电影控一枚,正在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