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时候,感觉透彻通透,明白得很,看到最后,被这本书彻底搞晕了。
书的前三分之二,看名字及内容,还不解为何《the Giver》被译作《记忆传授人》,我试图译成《给予者》。不料,到最后一章,晕了,炫目的最后一章,竟然没搞清这个结尾的蕴涵,这本书的旨在。不识此书真面目,究竟是不是缘于仍沉浸在此书中?抑或是,所有的迷惑,都是智慧不足所致?文学,文章,文字,不一定人人都要看懂,凡事无绝对、不强求,拒绝一切必须合理。
完美的看书心态,就是接受自己有时看不懂的不完美。
The Giver and the Receiver
我想快乐,不知为何,字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哀伤。前半程,出发到某点,后半程,离某点愈来愈远。不知不觉,哀伤仿佛要溢出来,禁不住想吃一块糖。
成立读书小组为妙,大家共同看同一本书,讨论、批判质疑、头脑风暴,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视角,多重思维,脑洞大开,豁然开朗。
书中少年12岁,青少年时期,一生中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念头一闪而过,仅留下些许星点,演绎成执念。懵懂少年,无知,开始思索社会,对周围存疑,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解读社会、突破疑虑,又湮没在困惑里。
无论如何,读书的过程中,曾经闪烁的火花,曾经心悸的文字,还是要记录下来,给它画一个不曾停止的符号。
少年人希望社会纯净,内心深处一尘不染。毫无杂念,即使面对异性裸体,一如新生婴儿,即为人之初心。
书中说,每个人在12岁以前,都被安排各种志愿活动,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探索合乎自身品质、能力、兴趣的工作。12岁时,都被根据他(她)的智力、兴趣、特质、勇气、智慧,还有技能,相应地被匹配一种工作。也有极个别不合适的。因为是"被"指定,命运在别人手中,缺乏掌控,受众总是忐忑。少年人不自立,经济上、精神上依赖成年人,大概就是这种惶恐警觉心态吧。
人际的链接
忧伤的少年,躁动,渴望友情,与同龄隔阂着。殊不知,这世上都没有同样的树叶,又何来同一意识的两个人并存?不理解父母,不被父母理解,由童年对父母的崇拜分化为隔离,越来越成为思想独立的人,渴望独立思维又不成熟的少年,默默地承受着成长的烦恼、忧伤、隔离的痛苦。思想上与父母渐行渐远,直至远的望不到父母,栽了跟头,倏忽忆起窗内的灯光,室内的温暖,再次返回久远的亲密。
少年内心深处想与人分享快乐,分担日渐增长的悲伤、愤怒、恐惧、压力,思想的重担压得他迫切想与人分享,无奈挣脱不了自己封闭的禁锢。
爱是永恒的主题。父母于子女,子女于父母,长对幼,壮年对老年,反之亦然。记忆中最坏的不是疼痛,而是孤独。生活没有颜色,没有色彩,一成不变的单调乏味、墨守成规的生活,即便秩序井然,也有要突破闯关的冲动。骨子里想摆脱规则,想被理解,想沐浴在爱的海洋,想行侠仗义护老爱幼,想拯救全世界的少年人,最终发现,自己力量的薄弱,知识的匮乏,连自己都养不起,谈何拯救世界!
每一个少年人都有一颗幻想心。
每个少年都有一颗幻想心。在山洞里找到一个宝藏,在一个无人发现的地方找到一个超现实版的力量,武装自己,让自己瞬时变得强大无敌,the Giver应运而生。——the Giver →the Receiver→ the Giver →the Receiver—— 复式循环。每个少年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不可替代,都有一颗拯救他人的英雄梦。到头来,发现自己还是要到社会里继续汲取知识,获得勇气、力量,转识为智,从头再来。
然后,接受父母,接受社会,接受自己。再然后,不由自主地,就着淡淡的调味剂忧伤,与这个社会握手了。
就这样,一次次地,改变着,接受着,痛苦着,成长着,渐渐地,也就长大了。
人不奇想枉少年,要的,就是一个困惑中的成长过程。不过,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不试一试,如何成长?枉为少年!
正是应了《麦田守望者》里的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悲壮的死去。
文字本无解,眼睛仅仅看到一点,就误以为是全世界了。也须,个人胡乱猜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