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进了好久没上的空间,看着自己以前写过的什么日志呀、说说呀,感觉被以前的自己笑哭了。是不是人长大了,再次回首自己言行的时候,总有一种“年轻呀”的感慨。看着现在热火朝天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好像没有了以前的冲动,只剩下一种,你告诉我好玩的,我看了,一笑了之。至于发不发,已经不再重要了。是吗?
没有了一股冲劲,甘于现状的我们也终究走到了该学着去做选择、做决定的年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按部就班,跟着高考大军走到了今天。二十年里,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多少正确的亦或是不正确的事,只知道我是被选择的那个。人生总会有些意外与惊讶吧,在你希望做选择的时候没有能力去改变,当你有能力的时候,又前怕狼后怕虎,失去了那份果敢。
到了不想到的年纪,我们就要面对不想面对的人生选择。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似乎已经成了年轻的代名词,同样,这个不大不小的年纪也是最迷茫的时刻。
这一生,我们会经历许多抉择,真正重要的不过是自己去做选择,这意味着你掌握了主动权,你做任何事,不再是被动的那一方。比如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生活,选择与什么人同行。。。
最近难免被亲戚朋友问到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大三了,有没有什么打算,你看谁谁谁考了什么证,谁谁谁打算考研,这一系列在我看来很无所谓的问题 我总说没有。其实并不是我在敷衍,是真的没有想好。最近善意的提醒或是建议,各种回答我都听过,无论别人说我不思进取也好、说我不精明也罢,我的回答也只能是:没有,不知道,好纠结。
仔细想想,二十年来,自己真正做出的比较重要的选择还真没有。小时候总觉得父母说的就是对我们好的,即使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没有真正的坚持过,因为绝大部分父母都觉得只有学习才是正路,就算你在某方面有些特长也不会让孩子将之作为日后谋生的手段。现在想想,如果 当初 自己坚持了那么一下下,结果是不是会不一样?
我们长大了,父母却老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者的关系逐渐变了。曾经什么都不懂的孩子长大了,曾经以为无所不能的父母有一天也会感叹时光太过匆匆。最近爸爸妈妈经常和我说的一句话 “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做 自己的决定还是要自己做 我们听你的”每次听到这种话都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以前对爸妈有种深深的依赖感,不用考虑那么多问题,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当你可以自己做某些决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怯懦。
二十岁左右的年纪,不尴不尬的年龄,口口声声说着自己已是成年人的我们,说到底还都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坚持自己喜欢的,坚持自己想要完成的,坚持如果不做以后会后悔的事,我想,这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