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压力很多人都看得到,老师的压力恐怕只有老师自己最清楚。
理解,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多大度,而是为了让自己更轻松。
有一次女儿回来说:“妈妈,今天看到一个不认识的老师,在办公室和颜悦色跟同事的孩子说话,一转脸,就开始严肃批评一个同学。那表情变得太快了,我不喜欢。”
我问她,你知道那个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同学吗?你了解那个老师当时的心情吗?
女儿说不知道。
我告诉她:任何情绪背后都有它产生的缘由。老师也是人,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候老师发脾气并不是因为你们真的有那么糟糕,而是老师自己的心情太焦虑。
就像有时候家长冲孩子发脾气,只是因为家长心情不好,跟孩子的好坏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不要把对方在情绪中说的话当真。你可以不认同,但是要理解。
女儿说是的,老师就曾经说过她“不知道你天天咋在混日子”。还有一次,她考试提升的幅度比较大,老师还怀疑她是抄的。
当时好委屈好委屈,只想大哭一场。
女儿又说,不过有时候,觉得老师也挺不容易的。有一回班上一个男生不交作业,被罚站到教室外面。
那个男生脾气挺坏,就是不出去,质问老师“你凭什么管我?我教了钱到学校来,学不学是我的事,我家里人都不管我,你凭什么管我?”
还提起板凳要动手,后来被同学拦下来了。
我问女儿:“你认为老师会喜欢自己的学生吗?”
女儿摇头:“可能只会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是老师沉重的包袱,会让老师讨厌。被老师讨厌的学生在学校过得其实挺痛苦。”
“如果在家里再被自己父母讨厌,那简直都不晓得咋活了。要么谈恋爱要么变坏。”
女儿有一次回来跟我说:“今天我去办公室交作业,路过高一班,听到以前教我的高一语文老师正在讲课,我站在外面没动,静静听她讲了一会儿。”
我问她:“你还是喜欢你们高一语文老师的讲课风格?”
女儿说:“是的。生动有趣涨知识。那是我语文学习最轻松,毫不费力就可以拿到好分数的一段日子。以后我的语文学习越来越累,分数也一路下滑。”
“不过现在的语文老师也挺好,可能是我不适应她的教学方法吧。”
关于语文,女儿从前五变成倒数,后来跟老师沟通后分数从89提高到128分,但后来还是有反复。高一的时候,她的语文成绩是比较稳定的,没有这么大的反复。
女儿有时候回来会在她的书桌前大哭,说“妈妈你知道吗?有时候被老师委屈了会在心里发狠,想以后从学校出去了再也不回来了。”
我笑道:“就像老师在心里恨铁不成钢一样,会觉得这个学生怎么就这么笨,怎么教都不上道,这么简单的题错了又错。”
女儿笑了,说也是。
我们常常说心态要好,其实心态好并非要包容忍让,而是要学会理解——当你可以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处境,考虑对方过激言行的出处,考虑到人之不易的时候,才有理由理解对方的情绪,化解对方加在自己身上的委屈、烦恼。
你风声鹤唳,生活就四面楚歌;你云淡风轻,生活就波澜不惊。
对于应试教育,我既不想申讨,也不想深讨。因为毫无意义。
个体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个体,自有他历史和当下的理由。仅仅从表面现象作判断是不负责任的,也是片面的。
要想活的轻松,需要将生活化繁为简。需要放下诸多诉求。比如所谓的公平,所谓的委屈,所谓的你你我我,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