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给自己设定好了一个牢笼,主动或被动。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我们所处的牢笼越来越大,可以有呼吸的空间,可以有翻身的机会。这个牢笼的名字叫做认知。人和人之间最大的距离是认知,人和世界最大的距离也是认知。认知决定了我们这一生的做人处事。每个人认知的来源大概是这几个方面:
1、 父母,对一般人而言从出生开始我们的认知全都来源于父母,我们通过父母来了解世界
2、 学校,上学后我们的认知来源于老师,书本,同学
3、 社会,走进社会后我们的认知来源于身边的人,同事、领导以及其他交流的人
每个人都有不平凡的梦想,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我们依稀记得小学时,老师都曾经让我们写过这样一篇作文《我的梦想》。后来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忘记了梦想是什么,甚至有很多的人都不敢谈及梦想。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因为当时刚学完达尔文,而很多小朋友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或者医生,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就是这些人,是我们的生活圈子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同事也决定了我们的梦想。再后来我们的梦想渐渐的都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发现世界上还有很多我们之前不知道的东西。伟大领袖毛泽东最早从家里出走的时候的梦想就是为了读书,再后来参加革命时的梦想是打土豪分田地,当共产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的梦想是解放全人类。因为毛泽东至始至终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刷新自己的认知,所以他的梦想也就越来越大了。
作为平凡的我们同样也是如此,我们的认知就是决定我们梦想大小,格局大小,待人接物的天花板。认知的层次也就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层次。比如在生活中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那你得了解学习职业规划。我们想要过富足的生活,那我们得了解学习基本的理财知识。我们想要把孩子教育好那得知道如何做好孩子的教育。我们往往都是在不明白一份职业,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找工作了;不懂得如何理财的时候却要经营生活了;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的时候做了父母。因此只有在肉搏的过程中积累经验,甚至做不好。也让自己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