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师好》的网评分很高,最近很多人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同事们也在闲聊时讲起这部电影而啧啧称赞,还有很多大咖也对此电影作了影片,这些都激起了看这部电影的欲望。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八十年代末学生高中三年的故事,这个历史背景契合我读书的年代,所以认同感挺强,也能产生共鸣。
电影中的苗老师形象挺真实的。那个时代的老师是很严厉,而且严苛得有点不近人情,罚站是常有的事,对好学生是万千宠爱于一生,对奇装异服也是成见很深。但有几个地方有点夸大,譬如老师在课堂上用手绢擦掉学生的口红,这好象有点不成体统!虽然那时候老师有点霸道,但不会课堂这样做。再譬如,第一堂上苗老师的言行极为不妥当。第一堂课给学生下马威是老师们常用的技俩,但也不至于出言不逊,也不会立马把自己的小舅子抬出来!还有一个地方让人觉得苗老师的举止有点不合常理:苗老师去年刚评了优秀,今年没评上优秀,就生气连会议也不继续听下去了!一个老师怎么可能年年都能评优秀呢?苗老师离开会场是想要说明什么呢?说明苗老师有个性吗?一般的老师也许心里会生气,但表面上还得给领导面子,还会继续待在会场听完领导的报告。
电影中还有一个不合理的地方。班长安静一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做什么事都唯唯喏喏,为什么突然会跑到县长那里喊冤呢?如果是关婷婷或者陆小乙倒还有可能。安静的结局也有点让人想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让她出车祸呢?还考了几年高考都不理想?难道说明没有苗老师的辅导,安静就考不上大学?
这部电影时代感比较强,很容易让我们同龄人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那个时候,考个大学好难,一个班也只有几个能考上大学都非常好了,更不要说考北大了。凡是老师都喜欢好学生,更喜欢漂亮的好学生。我们班有几个漂亮的女孩子就特别受老师的喜欢,班上的什么长都让他们当。那时候的我不太懂事,只顾着玩或者看小说,曾经在语文课上被老师收走一本课外书。那时的我胆小如鼠,只会对着老师哭,老师被我哭得没办法了就把书还给我了,从此我再也不敢在课堂上看书了。
电影中苗老师的自行车被偷的事件,让我想起高中最后一年。当时住爷爷家,每天要起早贪黑上学,爷爷把他的自行车给我骑上学。但每次晚自修回家时,发觉自行车的铃铛不见了。第二天让爷爷买了一个,可晚上又不见了!后来,我也学乖了,趁着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把别人的铃铛占为己有。不知为什么,后来再也没有人偷我的铃铛了。
高三那年没有电影里那么轻松,还可以唱歌跳舞的。我记得那时候每天早上六点钟从家中出发,晚上九十点钟才从学校回家,每天都是精疲力尽的,上课常想打瞌睡(主观上不想睡的,但不由自主,因为太累了)。不过偶尔也会有偷懒的时候,有时做作业做得烦了,就拿起小说来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那时候的老师其实也没有电影里面那个苛刻,大部分老师都是通情达理的,只是都会布置很多作业,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和习题。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还不错,能反映当时的教育生态,只不过有些地方有点夸张,这是电影吸引观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