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婆婆今年八十一岁,身体还不错,面相也比同龄人年轻。她长得富态,气色好,尤其穿着打扮特别时尚得体。
婆婆当年嫁了一个潜力股。老公公特别吃苦,有胆有识,而且头脑灵活。经过多年的摸索和不断努力,在中年时,他当上了市区工贸公司总经理。
夫贵妻荣,老婆婆跟着老公公没少借光,游山玩水,吃香喝辣,参与一些应酬,穿着打扮也与众不同。
婆婆没当过家,没操过心,家里财政大权也由强势的老公公掌控。她的花销主要靠他打赏。老公公有权有势时,她手头也跟着宽绰。
婆婆没上过班,打牌,做饭,逛街是她生活全部,买衣服是她唯一的爱好,只要是她看好,就买。
但在家庭日常生活开资方面,婆婆却异常的节省。这和她小时候过的苦日子有关。
婆婆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那是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她小时候就没爹没妈,跟着哥嫂一起生活。
有一年春天,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如果不想办法,哥哥一家五口,加上婆婆六个人都得饿死。
哥哥决定去一个远房亲戚家借粮,临走时对嫂子说:“借着粮,我三天之内就能回来,借不着的话我也不回来了!”
三天后,哥哥拎着十来斤米,背着半袋子土豆回来了。婆婆常说,土豆救了她的命。
02
平日里,婆婆也爱吃土豆,炒土豆片,拌土豆丝,炖芸豆也要放进去几块儿土豆。她常说,土豆是家常菜,总得备着点儿。
老公公退休后,买两个场地用去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再赶上长时间卧病在床,三年前,老公公去世时只给婆婆留下几万块的“养老钱”。她视之为珍宝,一分也不舍得花。
剩婆婆一个人后,老公姐弟几个曾研究如何安置她。我说:“研究啥?就在我们这吧!一起生活二十多年,互相都习惯了。”
虽然我们家条件一般,那也不差婆婆吃的用的,过日子不在条件好坏,心里舒坦比啥都强。
在我们家,婆婆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我平时工作忙,没空去超市,每周五或周六晚上,会把下一周的生活物资采购齐全。偶尔缺点啥,就在楼下小超市现买。
几年下来,婆婆手里的几万块不但没少,还越来越多了。话里话外我听得出,她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像其他老太太一样,尽量多攒钱,将来分给儿女们!
这样一来,她常常处于两难境地。每当看到超市里的便宜货,不买吧,觉得没占到便宜,心里难受,买吧,又心疼钱。
我早发现她的心思,怕她上火,隔三差五就给她一两百块零花钱,可她总跟我推推搡搡,每次都要我再三劝说,她才肯收下,还不舍得花。
“乐购的鸡蛋便宜啦;万邦的高粱米下锅爱烂;首座的大白菜又特价了,不过得早点去排队,去晚了就没了……”
每天晚饭时,婆婆都准时播报附近几大超市的商业信息。
“你老说便宜,不买有啥用?” 老公经常不屑地说几句风凉话。
“咋没买?要是能拎动,我就多买点!” 婆婆也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