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份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无影无形,无法预知。我是一名运动教育者,从事运动教育已有10年的光阴了。在第4个年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个全新的名词~~“孤独症”,遇到了一种全新的孩子~~“星星的孩子”,遇到了一份全新的工种~~“特殊教育”。从此,我便踏入了特殊教育的世界里面。光阴似箭,至此我已在这个世界里面,走过将近6年的时间了。在这6年里,真的是感慨万千,使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悟到了很多。下面我就讲一讲,在这6年里针对特殊孩子运动方面,我所悟到和学到的一些东西吧!
运动,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它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运动着,即便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和血液也还是在不停的运动着,所以说运动是每个人生命的基石。运动是可以把两个字分开去理解的,“运”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我运用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我的人体常态和本能。“运动”就是自我运用和自我管理自己身体的常态。而我们特殊的孩子们,弱的不是在“动”上,而是在“运”上。因此,运动对于特殊孩子来说尤为的重要,运动对特殊孩子的帮助和作用是很重大的,放在特殊孩子身上,运动的意义显的更加的明确。运动对特殊孩子的帮助可分为两大部分:内在的和外在的。
一,内在:
我们每个人每个部分的肢体运作,都是靠大脑支配的。有很多孩子在大脑支配能力上是不足的,所以有很多肢体动作都完成不了,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层次感。让孩子通过大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孩子大脑的支配能力和反应思维能力;有的孩子规则意识薄弱,没有界限。而运动本身就是属于一种有规则要求的肢体方式,孩子通过有规则的运动训练之后,会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有界限意识;有的孩子专注力不好,总是涣散,上课坐不住,耐心和承受力不足,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让孩子能够很长时间的去坚持做一件事;有的孩子认知理解能力不好,思维反应慢,通过设定一些肢体反应思维性的动作,让孩子通过锻炼,可以使孩子对指令,动作语言和大脑思维反应有很好的提高;有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内心波动频率比较大,对自身肢体的力量无法控制,让孩子通过一些比较缓慢的运动,例如:瑜伽,太极操和其他一些针对孩子设定的动作。这样孩子可以慢慢的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有一个很合适,很好的释放。
二,外在:
我们特殊的孩子们,最大的障碍就是与人交流和表达自己,很多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很多孩子都是在用肢体语言与别人,与这个世界在交流,用肢体语言表达着自己。所以孩子们的肢体运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孩子却没有很好的肢体语言能力,这个时候运动就可以帮助他们慢慢的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更加可以慢慢的提高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很多孩子平衡感,协调性和稳定性不好,不能够完成很多动作,甚至有的走路常常会摔跤等等。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运动,使孩子们得到提高和改变。每个人身体的平衡感,稳定性都是需要每部分肢体的力量支撑的,力量不够,是不足以平衡和稳定的,所以可以通过一些运动让孩子的肢体力量得到增加。另外一个就是协调性,有的孩子协调性不好,这也是影响孩子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原因。不协调分为肢体不协调和内在力量感知不协调。比如:有的孩子,让他抬手臂,他会连同腿也太起来,或者是让他抬左手臂,他会连同右手臂也抬起来。另外一种就是,让他同时把手臂和腿抬起来,但他只会抬起手臂或腿一个部位。这都是孩子对肢体的力量整合和分解的能力薄弱的表现。这样就可以通过给孩子制定一些锻炼身体协调,整合和拆解肢体力量的动作来让孩子锻炼,孩子通过锻炼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变。有的孩子,手眼不协调,身体上下不协调,不会下蹲,抬腿和跳起等等。这样孩子就会有很多社会功能和生活自理完成不了。比如:吃饭,撒的到处都是。如厕,不会脱裤和坐便。过门坎儿,孩子抬不起腿等等。这些情况也可以通过设定一些针对性的动作,通过运动得到提高和改变。
以上都是我这几年,通过对特殊孩子进行运动疗愈的过程中,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运动疗愈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需要大量的运动和长久的坚持的。特殊孩子运动的目的不是让他们练的多好,跳的多好,而是让孩子们通过锻炼,能够提高和强化自己的意识和心理。通过锻炼能够有能力去完成更多的生活自理和社会功能。通过锻炼能够使自己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与这个世界,与生命更好的交流和自我表达。在运动疗愈这个道路️,我自认为自己还差的很远,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也会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让自己提高。不管在这条路道上有多么的艰辛,我都会努力的坚持下去,把与“星星的孩子”这份缘分续写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