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运动员协调能力训练 ——GSCA韩春远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运动系统,几乎所有肢体动作都是由神经系统与多关节肌群组合所共同整合而成的复杂的多关节的协同运动[1]。也即协调内在地包含于所有的人体动作之中,动作的协调与控制能力是动作形成和发展的基础[2]。因此,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其表现,也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专家和教练员们所重视,认为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运协调能力训练的认识,大多数人仍停留在粗放与模糊的理解阶段,并没有真正领会协调能力训练的实质和要点。因而在竞技训练中,未能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对其他各种能力的协同整合与肌力的叠加传递效用。

1 协调能力的释义

对于协调能力的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分别从哲学、社会学、运动学、生理学、心理学及生物学等不同学科和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学说和理论。在训练学界,协调又常被称作协调能力、竞技协调能力、运动协调能力、运动协调、动作协调或协调性。虽然叫法不同,但它们均是从不同层面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表述,具有相同的内在本质。其中,“协调能力”和“竞技协调能力”是从训练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认为协调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机体协同完成练习动作的能力[3];“运动协调”和“动作协调”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是指机体在运动时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完成动作的固有机制[3];“协调性”是从生理学的视角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人体运动协调机制的工作性能[3]。

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伯恩斯坦(Bernstein,1932,1940,1967)是最早对人体运动协调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研究的学者。他在神经-肌肉控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协调元控制理论”,认为运动协调是控制运动器官冗余自由度的过程,也即将其转换为可控系统的过程,协调能力的发展就是人体运动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向另一个平衡态转移的过程[4][5]。此后,在伯恩斯坦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人体运动协调形成的“动作控制理论”。如Saltzman(1978)提出运动分层控制结构中的功能协调元和肌肉协调元,指出功能协调元是由给定任务确定的包含一系列关节的相关变化(如关节角度按固定比例变化),而肌肉协调元是由一组肌肉(可能跨关节)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单元[6][7]。随后Slobodan (美国1999)等人,发现运动协调元会自动更新,即人体运动具有“协调-失调-重建-优化”的过程[8][9]。继而Mark (美国2000)提出了人体上肢运动存在的这两种力学协调元的时序结构[7][10]。

1970年,皮亚杰(Piaget)便从哲学层面上论证了运动协调所具有的心理本源,提出了运动协调的“心理本源论”[11],认为人类个体的逻辑思维源自于对运动协调的反省抽象,运动协调是个体逻辑思维的外在表现[11],认识的发展也是以运动协调在主客体之间通过“内化-外化”的双向建构来完成的[9][12]。1975年,施密特(Schmidt)从运动程序的角度提出了运动协调的“图式理论”,认为一般运动程序控制着由特定的固有特征来定义的一类动作,他揭示了心理活动在运动协调形成中的作用,用以解释运动协调的形成机制和特征[9][13][14]。Von Holst(1935,1939,1943),Haken(1973)[15],Kelso(1984)[16],Magill(2006)[17]等在相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动协调形成的“自组织动态系统理论”,他们把运动当作一种复杂的系统,通过人体内外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来解释运动协调形成的机制和特征,认为运动协调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突变过程,其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是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的自主演化,是相关肌群和关节的特定功能性组合(即协调结构)[9][18]。David Marr(英国1969)和James Albus(美国1971)提出了“ Marr-Albus运动学习理论”,认为小脑是运动协调形成的重要调节中枢,运动协调的形成过程是来自小脑的协调实际信息和来自大脑的协调预期信息之间不断比较和纠错的过程[19][20]。

在20世纪50-60年代,前苏联运动训练学者们提出了“协调素质论”观点,把“协调”归属于运动素质的范畴[21],认为运动素质应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及灵敏等6个方面[22][23];到了70-80年代,德国学者提出了“协调技术论”观点,并注意到了协调的心理属性,把“协调”看成是运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3]。如葛欧瑟(德国,1982)把协调能力分为一般和专门协调能力,并把协调能力与技术能力归为一类[24],认为协调能力受心理、生理及运动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4][25]。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心理学的角度,把动作协调能力看成是躯体及其不同部位的运动速度、稳定和瞄准的准确度,身体各部位协调的流畅程度[26][27][28]。此外,也有许多国外学者相继提出了“协调能力论”观点,并强调了社会环境因素对协调能力的作用。如美国学者哈罗和辛普森(1990)就认为:协调能力是指学习者从周围背景中挑选一个物体,把知觉感知到该物体并与肢体运动协调起来的能力[29];普拉托诺夫(1984)则把协调性(即灵敏性)界定为人们迅速、合理、省力和机敏地完成任务[30],特别是复杂而突然任务的能力,认为行动与周围环境相一致的程度是协调性的鲜明反映[9][14][31]。他把灵敏性与协调性看作是同一概念,也即把协调当作灵敏素质的一种特征[32],当作动作灵活性的一种特征[33]。

在国内,也同样存在着“协调”素质论、技术论及单一能力的不同观点。如有的学者把“协调”看成是运动素质,视为与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并列的素质或看成是由上述素质综合而来的一种综合性运动素质,认为协调是一个立体综合的多向联系,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宏观特点[34][35][36][37][38][39],并认为协调性与灵敏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即协调性是灵敏性的基础[23][40]。有的学者把“协调”看成是运动技能的下位概念,认为运动技能包含着协调能力因素,协调能力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条件,是运动个体生理特性和心理特性的综合体现[40][41]。如邹煜(2008)认为,运动协调从属于运动技术,是运动技能形成和获得的核心部分,运动协调与运动素质是一种交叉关系,两者的共同部分是运动协调的物质基础[11][14]。有的学者把“协调”看成是一种综合能力,认为协调能力是人的生物学要素与心理学要素有序组合的多层次复杂网络结构[42],协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定受到体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协同影响,其稳定性取决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1][42]。

过家兴等(1986)在《运动训练学》教材中把协调能力归属于运动技术,认为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9][27][43][44]。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生理学》的观点与过家兴等对“协调能力”定义内容基本一致。认为:“运动技能是指人们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大脑皮质主导下不同肌肉(即主动肌、对抗肌、协调肌和固定肌)协调性,”“运动技能也就是指在准确的时间里正确运用肌肉的能力。这需要精确的力量和速度依一定的次序和时间去完成所需的动作。”

田麦久(1993,2000,2012)等在《运动训练学》教材及学术论文中,则把协调能力归属于体能,但又不同于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45],认为协调能力是与运动素质相并列的两类体能要素(即体能包含协调能力和运动素质),认为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是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而协调能力则更多地体现着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协同状态[46]。因此,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是身体不同部位活动的同步能力[14][47][48][49],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三位一体协调化的运动模式,是运动员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动作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21]。

同样,也有国内学者认为协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运动员的心理感知觉能力(即心智能力)。如许崇高和严波涛(1999)认为,协调能力与人的认知发展水平有关,任何运动的协调与协调的动作都必然是省时、省力、准确、方便和舒适的动作,是最佳配合意义下的最优动作,而身心的适度“放松”是动作协调的重要前提,过分紧张的身心状态必然会导致动作协调性的破坏[43]。有学者把动作协调性看成是人体各种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刺激,并将刺激能量迅速转化为神经冲动[50],继而引发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转化,来支配和调动身体各部位肌肉的积极工作,从而完成各种简单或复杂的技术动作的能力[51],是在动作行为发生过程中神经、肌肉、感知觉三大系统之间合理配合的结果,其外部表现形式是动作的准确性、合理性、稳定性和快速性[52][53]。黄传兵和潘泰陶(2007)等认为,协调能力是在专项运动中,熟练地控制与调整自身的身体动作[26],最优化主动或被动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平衡能力、本体感知能力、感知觉能力以及控制肢体动作的能力[54][26]。

因此,我们认为,协调能力是指人体运动时机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合理有效地完成特定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在技术动作行为发生过程中神经、肌肉、感知觉三大系统之间合理配合、快速一致地完成动作的结果。协调能力是神经控制能力、节奏变化能力、动作衔接能力、空间定向能力、身体平衡能力、视听分辨能力、应变反应能力以及本体感知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其本质是对各种能力的协同整合与肌力的叠加传递,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的速度和肢体鞭打的力度(图1)。


图1 协调能力的结构

协调能力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物运动能力,它既不从属于运动素质(或体能),也不从属于运动技术(或技能),是除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之外的又一种身体工作能力(或竞技能力),但又与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图2)。通常协调能力对内表现为不同技术动作间的横向多节协调(如对各种动作的分辨能力和协同控制能力),对外表现为不同运动素质的纵向发展水平(如力量、速度、耐力等),同时,机体的内外部协调与神经控制和时空感知觉的协调配合下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三维协调控制网络系统。因此,协调能力具有系统协同性与表现整体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动作合理性与表达准确性、技术的灵活性与专项针对性、发力快速性与自主调节性、多元综合性与目标指向性等多种基本属性和特点。 

图2 协调能力、运动素质及运动技术的相互关系

在身体工作能力的这三个独立要素中,当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发展至某一年龄阶段后便会出现停滞或下降(图3),如各项运动素质大约在23-25岁之后便开始成缓慢下降趋势[55]。然而当今世界上却涌现出了众多“高龄”运动员,在他们各项素质和技术均处于下降状态时,却仍能表现出非常高的竞技水平(或运动成绩),并取得奥运会、世锦赛等世界大赛冠军。如40岁的挪威名将比约达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以领先亚军1秒3的成绩夺得冬季两项男子10公里竞速赛冠军;37岁的赵宏博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勇夺冬奥会历史上中国首枚花样滑冰金牌;此外,33岁的妈妈选手冼东妹以其极佳的表现在赢得雅典奥运会金牌之后,再一次夺得了北京奥运会柔道金牌;35岁的美国短跑名将卡尔.刘易斯在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再次获得一枚跳远金牌,赢得了他运动生涯的第9奥运会金牌;36岁的德国七项全能选手海克.德雷克斯勒在伤病缠身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悉尼奥运会跳远金牌;前东德名将舒尔特在其40岁时仍然以68.18米的好成绩获得世锦赛铁饼银牌;再如在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上:42岁的英国名将拉德克里夫以2小时20分钟57秒的好成绩夺得女子马拉松冠军;而46岁的西班牙老将安吉尔·加西亚,仍然获得了50公里竞走第九名的好成绩。而根据各运动素质与年龄的发展变化关系(图3),像比约达轮、赵宏博、冼东妹、刘易斯、德雷克斯勒、舒尔特、拉德克里夫以及加西亚等众多“高龄”老将们,他们的各项运动素质和运动技术本都已经处于下降阶段,此时无论速度、力量还是耐力等素质均已不再处于个人巅峰状态,但他们为何仍能有如此优异的竞技表现呢?显然,这绝不是因为某种素质或技术的提高,而是因为他们对各种能力(或要素)协同整合的能力更强了。在协调性的指引下,整体用力变得更为合理了,动作技术变地更为准确、流畅了,也即协调能力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与提升。也正因此,协调能力训练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竞技训练界的高度重视,非常重视协调能力对各种能力的协同整合与力量释放的叠加传递。

图3 肌肉、力量及爆发力与年龄变化的关系(依Keiser 2009修绘)

图3 肌肉、力量及爆发力与年龄变化的关系(依Keiser 2009修绘)

2 协调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

2.1 协调能力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主要受遗传、生物年龄、生长发育程度、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基础条件反射建立的数量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首先,身体各种感受器官接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并将刺激能量迅速转化为神经冲动,引起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转化[50],继而支配和调动身体各部位肌肉积极工作、协调一致地完成各技术动作[56]。其次,协调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基础,是释放并表现出现有力量水平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保证,可以说,技术训练就是练专项协调性。对于运动技术(技能)而言,运动技术的掌握、巩固与提高有赖于协调能力的提高和改善[57。协调能力越好,学技术动作越省时,学复杂动作越轻松,同样,运动技术动作储备越多[57],越有利于协调的发展,技术越复杂,就越需要提高协调能力[36](图4)。

图4  影响协调能力的体能、心理因素[2]

再次,协调能力是运动员机体在运动素质支持下,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是运动员驾驭自我身体的能力[3][23]。它内在地包含着对技术动作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包含着按自己的意志在时空序列内对多关节肌群组合所整合出来的动作协同配合能力,包含着以最轻松、省力、合理、美观、准确的配合方式来模仿、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的能力[3][5][23],包含着运动员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对动作变换的适应能力。可以说,在协调能力的发展,伴随着人体内许多固有机能的充分调动,伴随着多种运动素质的综合提高[58],伴随着运动技术的熟练完善,伴随着动作美的心理感受与体验[3],是对体能、技能及心理感知能力等竞技子能力的协调与整合,并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协调能力是人体多种运动能力的综合,如力量、速度、灵活性、学习能力、技术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节奏、平衡及准确性等[52][57]。在运动时,协调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量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肌肉系统工作间的协同,表现在感知觉系统与运动系统工作间的配合[3],而这些协同配合水平的高低,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协调能力特别强调在复杂情况下完成突发状况的能力[43],强调人体活动的灵活性、协调性及准确性。其中灵活性与准确性又相互受到技术协调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的制约作用。在技术协调能力中,包含了学习掌握技术、改进技术和表现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而身体协调能力中,则包含有神经协调、肌肉协调和运动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2.2 协调能力的表现形式

协调性的表现形式是技术动作,其基础是有机体内环境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内部联系,是神经协调、肌肉协调及感知觉协调等三大协调系统的统一[52]。神经协调是指在完成动作时,神经对其他各系统、器官、肌群等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同配合的过程,是神经系统交互抑制、兴奋扩散、优势现象及反馈活动等复杂的生理过程[51]。肌肉协调除受神经系统支配和控制之外,还与肌肉本身的结构特点、成分构成及感知觉系统的适应性等密切相关[29],具体是指同一肌群内部或不同肌群之间的协同配合程度,包括肌内协调和肌间协调。其中,肌间协调是指肌肉组与组之间的协调,是通过把肌肉组之间的紧张与放松程度反馈给身体重量(或负重)、大脑和神经约束,进而经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的协同整合,使肌肉组之间紧张与放松更为协同一致。肌肉内协调是指神经系统对单一肌肉内部的各肌纤维之间的协同与整合,表现为肌纤维募集的数量、信号传递的同步性及肌肉的爆发速率。也即肌肉间协调性就是肌肉组间紧张和放松信息的相互传递,协调作用必须在不同的组成部分和肌肉间发挥作用[42],而肌肉内协调性则类似于汽缸工作,肌肉内部各肌纤维之间必须用力和谐[42]。感知觉协调包括内感受器协调和外感受器协调[51],其中内感受器是指人体内肌肉、肌腱、关节内部感受肌体被牵拉和运动刺激的感受器以及内脏和血管里感受压力变化及血液化学成分变化的感受器等[52],而外感受器是指人体表面的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光、声、化学、温度等外界环境刺激的感受器[42][52]。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协调能力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从协调能力与其运动专项的关系来看,可分为一般协调能力和专项协调能力[59][60]。一般协调能力指运动员完成各种一般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如篮球运动员在进行侧滑步、立卧撑等非专项的练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专项协调能力指运动员完成专项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46],它反映着运动员迅速、省力、流畅、准确地完成各专项动作的能力[14][43][47](如篮球运动员持球进行的各种练习活动,运球、传球、投球等所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一般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反应适应能力、时空感知能力及协同动员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专项协调能力同样包括一般协调能力构成的各个方面,但对于不同专项运动来说,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其次,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机体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有效配合的本领,包括心理能力、生理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协同配合能力及运动智力等多种能力(图5)[61]。

图5依协调能力与运动专项和系统整体的关系分类(依曹莉孙绘制)[124]

再次,从协调能力的时空特点及其与体能和心理感知觉能力的关系来看。我们把协调能分成肢体间的协调能力、感官-肢体间的协调能力、动作的主客体间的协调能力、不同动作方式间的协调能力、肌肉工作性质类的协调能力,以及横向协调能力和纵向协调能力等。其中,横向协调能力是指通过训练所掌握的技术动作的广度,是机体内部运动和外部动作共同参与构成的横向多节协调,横向协调可直接通过对各种动作的分辨能力和协同控制能力表现出来[42]。纵向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通过运动训练使某种单一的运动能力或运动素质达到一定深度[42],是在机体内外部运动和时空感知觉之间构成的纵向多级协调,纵向协调可间接地通过运动成绩或力量、速度、耐力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9](图6和图7)。


图6依协调能力的体能和心理因素分类(依照石燕绘制)[9] 

图7 依协调能力的时空特点分类(依李景莉绘制)[3]

    此外,依据协调能力在完成运动技能过程中作用,可把协调能力分为神经协调、肌肉协调和动觉协调(动作感觉协调)。神经协调指在完成各种动作练习时,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相互协调配合,其中包括神经系统中不同组织结构的参与和高、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支配。肌肉协调是指肌肉的适宜和合理用力。其中包括必须参加工作的肌肉用力的大小程度和时间程序(指肌肉紧张和放松的相互配合)。如在短跑的后蹬一瞬间,髋关节、膝关节的伸肌、足关节跖屈肌都处于向心收缩,而髋关节、膝关节的屈肌和踝关节的背屈肌肌群均处于放松舒张状态,而在随后的向前摆动阶段,三关节的伸肌群由紧张变为放松,其屈肌群则从放松变为向心收缩。这充分表明了肌肉在完成技术动作中准确、合理、协调工作的能力。动觉协调是指身体各部分环节在空间和时间活动上的配合。它是由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种种感觉变化通过运动器官完成的,它取决于本体感觉所提供的信息。如体操运动员的空翻动作,跳水运动员的转体、空翻等多个动作的变化。这些都要求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环节在空间和时间活动上高度协调配合。

3 协调能力与其他竞技能力间的相互关系

协调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9],它既不从属于体能(运动素质),也不从属于技能(技战术能力)和心智能力(心理认知能力和感知觉能力),是另一类独立存在的竞技子能力。协调能力与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及心智能力一起共同构成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机地把体能、技能及心智等各种能力协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三维立体的竞技能力整体(图8)。


图8 竞技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协调能力与体能、技能及心智能力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首先,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运动素质、运动技能及心理感知觉等竞技子能力能力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其次,协调能力的发展也必然受到运动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专项技术及感知觉能力(本体感觉、情感意志、认知水平等)的影响和制约[58]。再次,协调能力把其他各竞技能力要素(体能、技能、心智能力)更好地协同整合起来,并以整体放大的叠加效应在专项竞技中表现出来。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三维结构模型”,一方面,更好地解释了上述诸如刘易斯、赵宏博及冼东妹等国内外“高龄”运动员,在其体能、技能及感知觉能力等竞技子能力处于停滞或下降阶段时,而其整体竞技能力却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表现出较好的运动成绩,获得优胜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三维结构模型”既可比一般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更加准确而深入地揭示专项竞技表现规律,又可在专项运动中促进各竞技子能力要素的纵向发展与提高,并能有机地加强各竞技子能力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无疑将会大大地充实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体系,进而推动体能训练实践的迅速发展[62]。


4 协调能力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协调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为6-13岁。其中,6-9岁主要发展一般协调能力,此时应与大量的技术练习相结合。9-13岁多以发展专门协调能力为主,应密切结合专项技术进行。在13-14岁可达到个人高峰,个别人也可持续至15岁,即此时大脑皮层和延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已充分发育成熟。过家兴认为,13-15岁即青春发育期开始后的几年里,协调能力发展不稳定(这是由于心理及体内内分泌腺产生急剧变化所引起的);16-19岁发育趋向于结束,运动素质也得到很大改善,使机体基本能满足完成复杂、困难的技术要求,所以可表现出极好的协调能力。德国学者葛欧瑟(1981)研究认为,发展协调能力的年龄区间为6-14岁。其中发展一般协调能力的年龄为6-10岁,发展专门协调能力的年龄为10-14岁。另外,6-12岁为发展节奏感的敏感期,7-14岁为发展灵活性、反应及空间定向能力的敏感期,9-13岁为发展平衡与准确能力的敏感期(图9)。可以说,11-13.6岁是青少年协调能力发展的关键期[42][63]。

图9 发展各协调能力敏感期的适宜年龄区间

(依据葛欧瑟(德国,1981)材料编绘)

因此,协调能力训练应根据敏感期特点,同运动素质训练和运动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在运动素质训练的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协调能力训练和动作技术训练。因为,协调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反映,就在于将发展了的运动素质通过合理的技术表达出来,并转化为运动成绩的提高[64][65]。因此,要将协调能力训练与体能和技术训练结合起来,要明确哪些训练手段既有利于运动员的个性发展,又有利于专项能力的提高,哪些训练手段既有利于运动员体能(运动素质)的提升,又有利于其专项技术和协调能力的发展。训练中,练习动作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个肢体到多个肢体的联合协调运动,具体训练方法有配合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渐进训练法及加难训练法等练习方法[46]。配合训练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专门的练习去培养某两个或多个系统、部位、肌群之间的协同练习[59];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练习方式、运动方向、动作技术、动作幅度、动作强度、动作力量、速度节奏、训练条件、运动指令及负荷后练习和相关运动的技术练习等[64];渐进训练法是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练习的内容、逐步提高练习的复杂程度等[59];加难训练法是指加大练习难度,让练习者在更为复杂的环境,更为困难的条件下练习的方法[46]。

(1)神经协调能力训练方法:神经协调训练即放松能力训练,是指充分利用放松的机会发展协调性的练习方法。首先,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与放松动作相结合,也可穿插几个小肌群的抖动动作或舞蹈动作[66],其目的是边放松边体验在疲劳状态下对自身动作的支配能力[66]。

  (2)肌肉协调能力训练方法:肌肉协调是力量增长机制中的神经适应机制,是依靠神经募集肌纤维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的提高来实现的。不同肌群甚至同一肌同不同运动单位之间应具有一定神经肌肉协调性。肌肉协调分为肌内协调和肌间协调两种。肌内协调是指运动单位之间激活的具体形式,主要表现在运动单位的同步性和协同性上;而肌间协调是指在特定任务下不同肌肉(或肌群)之间相互作用和激活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单关节中主动肌和对抗肌的作用,以及多关节运动中主动、被动、协同及固定肌群之间的协调作用[67]。

肌肉协调能力主要是通过协调性力量训练来获得。协调性力量在训练实践中,又常被称为“活力量”,是大量的紧紧围绕着专项技术所做的协调性和控制性的力量练习,多以徒手和轻负重方式进行,突出解决如何去使用力量和释放力量。因此,协调性力量训练是指通过克服自身体重或运用自由力量器械(如杠铃、哑铃、壶铃、实心球、弹力带等),进行的无固定轨迹的加速、减速等的专门性的力量训练形式。协调性力量训练更强调神经肌肉系统、本体感觉及呼吸调节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强调主动肌、对抗肌和协同肌之间兴奋、协同、抑制与放松。

    (3)反应能力训练方法:反应能力是指神经系统和动作的快速应答能力,其强弱将直接影响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在训练实践中可通过视觉、听觉及本体感知觉等来感受外界刺激,并迅速作规定动作出反应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来说,在视、听、触觉中,视觉约占83%,因此应多设计视觉信号刺激的反应能力训练,并且训练时间不宜太长。具体练习方法和手段主要有:抓小棍子练习、抓反应球训练、掷海绵球训练等。 

    (4)节奏能力训练方法:节奏能力是指运动员在练习过程中,在完成动作的时间和力度上呈现出来的快慢、强弱有序变化的能力[68][69]。常采用的练习方法有:(1)用固定的频率完成不同长度的分段距离。要求在完成每一段分段距离时保持固定的频率。(2)用固定的频率完成固定的练习。(3)用高于比赛平均频率完成一定距离和固定动作的练习。(4)竞速运动训练中,可设置3-4个分段距离,保持成绩,增加频率。要求第一个分段距离用比赛速度完成,下一个分段距离与上一次练习相比,多增加一个周期动作或减少一个周期动作。(5)可采用变换训练法提高运动员控制节奏的能力。在网球运动员节奏能力训练中,应特别注意每个击球时间,都应该保证运动员可用两种以上有力度且稳定击球的能力。具体可透过要求规定运动员分别在上升期、高点期或下降期进行回击球,此时教练员所送出的球应注意,所给的落点不要距离太远,速度不要太快,以先丰富单项技术变化,减少结合变化为主,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6)在力量训练中,注意用力的快慢、稳定、控制及呼吸等的配合。

(5)平衡能力训练方法:平衡能力是指维持身体平衡的本领,包括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两种。人体运动总是与维持相对稳定的身体位置,即与保持平衡相联系。而平衡是通过对抗使身体偏离适宜位置的力(如惯性力和支撑反作用力等)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状态。人体保持稳定姿势的能力是保证人体基本静态位置的关键能力,也是人体有效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基础能力。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受到自身关节周围保持关节稳定的肌肉力量和运动中全身肌肉系统工作能力的影响。其中,提高关节稳定性的训练方法,将在养护性力量训练中进行详细探讨。而动态平衡能力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控制动作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加强关节稳定性的同时常采用如下方法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控制能力:(1)在有视觉和运动感觉的条件下,或在只有运动感觉的情况下完成负重练习。通过改变负重量,并准确控制用力的大小,来提高控制肌肉的工作能力。(2)在各种器械上模仿比赛动作(如瑞士球、平衡盘等)。要求在最大用力50-100%的范围内改变用力的大小。(3)在力量训练器上通过不断改变阻力的大小,提高运动员在改变阻力的情况下完成练习的能力。

    (6)空间定向能力训练方法:空间定向能力是指运动员对外界物体或现象的空间位置的判断及其对自身运动的空间位置判断的能力。空间定向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就是对技术动作的精准控制水平。控制动作的精准性作为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关键因素,对运动员的空间定位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网球运动员要求具有较高的空间定向能力。一方面,要求运动员能够准确地判断来球的方向、位置、力量和落点,从而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快速移动到最佳位置回击球;另一方面,要求运动员在击发球等技术动作中,能够精准地控制用力的时机和大小、击发球的方向和落点以及在动作过程中呼吸的快慢等。

(7)感知能力训练方法

    ①空间感知能力训练:空间感知能力是运动和学习的基础。在各种感觉动作中,空间方位感觉是与学习具有密切关系的心理能力。个体运动固然有赖于肌力、平衡作用及对自我身体的认知,但如果对容纳自身的外部空间缺少认知,则运动本身便失去了场所。空间感知能力常有各种转法、指认方位、辨认空间、空间重组、造型回忆、两侧感及移动步法等练习方式。时间感知能力训练重点在于时间间隔准确判断训练、判定运动深度训练及判定人体空间姿态训练等三方面[70]。

    ② 时间感知能力训练:时间感知能力是指运动员对完成练习在时间序列上的准确判断能力。时间感知能力的培养常采用以下方法:(1)变速完成比赛距离的练习。预先设定练习目标(如时间目标),可规定进行速度为最大速度的95%、90%、85%、75%、70%。要求运动员尽可能按规定的速度完成练习。(2)要求运动员完成在练习距离中规定的段落,并逐渐增加规定段落的距离。(3)练习后要求运动员将实际练习速度与主观感觉速度进行对比,以提高运动员的时间感知能力。

    ③ 距离感知能力训练:距离感知能力是指运动员对距离的准确判断与控制能力。距离感知能力对能否快速、准确、合理地完成网球击球等技术动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④ 专门感知能力训练:专门感知能力是在完成各种专门性练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网球运动员的专门感知觉能力与网球项目的运动方式及运动环节密切相关,是通过从小在相应的环境里或从小驾驭球拍的训练中所获得的特有的感知觉能力。

    (8)肢体协调能力训练方法

肢体协调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上肢协调能力、下肢协调能力及整体协调能力训练。

上肢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通常有:(1)双上肢交替上举;(2)双上肢交替摸肩上举:左、右侧上肢交替屈肘、摸同侧肩,然后上举;(3)双上肢交替前伸:上肢要前伸至水平位,并逐渐加快速度;(4)交替屈肘:双上肢起始位为解剖位,然后左、右侧交替屈肘,手拍同侧肩部。逐渐加快速度;(5)前臂旋前、旋后:肩关节前屈90º,肘伸直,左右侧同时进行前臂旋前、旋后的练习。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6)腕屈伸:双侧同时进行腕屈伸练习,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7)双手交替掌心拍掌背:双手放于胸前,左手掌心拍右手掌背,然后右手掌心拍左手掌背,如此交替进行,逐渐加快速度;(8)指鼻练习:左、右侧交替以食指指鼻,或一侧以食指指鼻,反复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9)对指练习:双手相应的手指互相触碰,由拇指到小指交替进行;或左手的拇指分别与其余四个手指进行对指,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右手,或双手同时练习。以上练习同样要逐渐加快速度;(10)指敲桌面:双手同时以五个手指交替敲击桌面,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11)其他:画画,下跳棋等等。

下肢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通常有:(1)交替屈髋:仰卧于床上,膝关节伸直,左右侧交替屈髋至90º,逐渐加快速度;(2)交替伸膝:坐于床边,小腿自然下垂,左右侧交替伸膝。

3.坐位交替踏步:坐位时左右侧交替踏步,并逐渐加快速度;(3)拍地练习:足跟触地,脚尖抬起作拍地动作,可以双脚同时或分别做。

整体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通常有:(1)原地踏步走:踏步的同时双上肢交替摆臂,逐

渐加快速度;(2)原地高抬腿跑:高抬腿跑的同时双上肢交替摆臂,逐渐加快速度;(3)其他:跳绳,踢毽子等等。

5 结论

(1)协调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体运动时机体各器官系统、各运动部位配合一致,合理有效地完成特定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在技术动作行为发生过程中神经、肌肉、感知觉三大系统之间合理配合、快速一致地完成动作的结果,包括神经控制能力、节奏变化能力、动作衔接能力、空间定向能力、身体平衡能力、视听分辨能力、应变反应能力以及本体感知能力等多种能力,其本质是对各种能力的协同整合与肌力的叠加传递。

(2)协调能力主要受运动技能储备数理、运动素质发展水平、身体形态、生理特征、情感意志及认知水平等体能、技能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具有系统协同性与表现整体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发展性、动作合理性与表达准确性、技术灵活性与专项针对性、发力快速性与自主调节性、多元综合性与目标指向性等多种基本属性和特点。

(3)协调能力训练方法主要有配合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渐进训练法及加难减难训练法等训练方法,具体包括神经协调能力训练、肌肉协调能力训练、反应能力训练、节奏能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空间定向能力训练、空间感知能力训练、时间感知能力训练、距离感知能力训练、专门感知能力训练及肢体协调能力训练等。


参考文献:

[1]许崇高.动作协调能力结构、层次与分类模式研究-兼论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非线性动力观[J].

    西安体育学院报,1999 (4):35-38.

[2]陆清.关于少年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研究综述[J].体育科研,2005(5):73-77. 

[3]李景莉,郭修金.运动协调相关概念、特征及其分类的理论解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6):29-31.

[4]Bernstein N. The co-ordination and regulation of movement. Pergamon Press,Oxford, 1967:17-112.

[5]杨磊.赵映辉.篮球运动员协调能力理论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2011(4):29-31.

[6]Saltzman E. Levels of sensorimotor representation[J]. Mathematical Biology,1978( 20): 91-163.

[7]杨义勇.王人成.贾晓红等.人体上肢协调控制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若干问题[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4):

[8]Slobodan J,Mark LL. Learning a pointing task with a kinematically redundant limb:Emerging synergies

   and patterns of final position variability[J].Human movement science,1999,18: 819.

[9]石燕.在动作学习过程中对原地掷标枪动作协调特征的研究[J].西安:西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1. 

[10]Mark L. L. The organization of quick corrections within a two-joint synergy in conditions of

   unexpected bloking and released of a fast movement[J].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2000.

[11]邹煜.运动协调的属性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3-96.

[12]左任侠、李其维主编.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4.

[13]Schmidt R. A. A schema theory of discrete motor skill learning theory[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5( 82):

    225-260.

[14]邹煜.基于双手抛接球动作练习过程的运动协调形成特征的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08.  

[15]H. Haker(德)著,郭治安,吕翎译.大脑工作原理: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M].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6]Kelso J. A. S.. Phase transitions and critical behavior in human bimanual coordina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1984, 15: 1000-1004.

[17]Magill, R.A.著.张忠秋等译.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

[18]茅鹏著.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19]Marr D. A. A theory of cerebellar cortex[J].J. Physiol (London) 1969, 202:437-470.

[20]Albus J.S. A theory of cerebellar function[J]. Math Biosci 1971, 10: 25-61.

[21]郭秀文.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科学选材与应用系统的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5.

[22]豆丁网.关于动作协调的现状研究[OL].http://www.docin.com/p-193955141.html.

[23]翁志强,李景莉.对运动协调归属问题的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0-83.

[24]刘敏娟.探讨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培养[J].科学时代,2012(21).

[25]葛欧瑟(德)著,田麦久译.运动训练学[M].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1985:60-61.

[26]黄传兵,潘泰陶.足球运动员协调能力的理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4):92-95.

[27]郭晓宵.运用体操教学发展7-12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9). 

[28]詹姆斯·O·卢格,陈德民译.人生发展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3-97.

[29]毛伟民,陈雪梅.浅析身体协调性在运动中的作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

[30]高革新.运动协调的属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

[31]B.H.普拉托诺夫[苏1984].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翻译出版,1989.

[32]田麦久,武福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3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0.

[34]邓磊.重剑运动员“弓步刺”动作协调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2010. 

[35]体育学院教材编写组.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6]李景莉.运动员协调能力的竞技价值之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3(12):7-9.

[37]李志勇主编.运动训练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38]南仲喜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9]杨锡让主编.实用运动技能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0]罗培.中国高校高水平男篮运动员体能“软素质”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1]许崇高,严波涛.动作协调能力属性及其相关定义的理论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1-34.

[42]李育泽.电子游戏对身体运动智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3]过家兴. 运动训练学[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44]倪红军.军事体育教学中学员协调能力的培养初探[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

[45][33]田麦久. 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3(2):45-46.

[46]王玉华.青少年儿童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0(1). 

[47]田麦久,刘大庆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48]杨锡让.实用体育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1986.

[49]纪艳杰,于立强.花样滑冰优秀运动员专项协调性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J].内江科技, 2012(2).

[50]何金华,王文生. 跳绳对14~15岁少年协调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3).

[51]王浩,李阳.浅析警务散手技能协调性的生理学基础[J].广东公安科技, 2008(2). 

[52]初立光.对动作“协调性”实质的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2):81-82.

[53]郑亚绒.球类运动中协调能力与灵敏性关系的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9):68-69.

[54]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5]于忠军.浅谈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体能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3).

[56]郑亚绒.球类运动中协调能力与灵敏性关系的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57]胡秀林.女子少儿体操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评价标准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09.

[58]刘昌华.浅析柔道运动员协调能力的训练[J].科技信息,2012(3):392-393.

[59]朱宝琴.对少年儿童协调能力训练方法的探析[J].知识经济,2012(5).

[60]戈黎.背向滑步推铅球协调性训练的肌电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2009. 

[61]曹莉孙,晋海.论运动员的竞技协调能力及其结构[J].中国体育科技.1997(33):84-85.

[62]高超.从项群训练理论看中国网球竞技水平的后发优势[J].当代体育科技,2012(31). 

[63]严波涛,许崇高.动作协调能力研究的现状与方法学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2):33-35.

[64]王卫星,庞清元.短跨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J].田径,1999(8):7-9.

[65]于忠军.浅谈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体能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3).

[66]高辉,李景莉.运动员协调能力的发展途径[J].体育学刊,2004(6):112-115.

[67]王卫星.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68]王冰洁,黄益苏.节奏在竞技舞龙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10).

[69]刘建和.竞技运动中节奏问题的理论溯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9). 

[70]刘云.对时间空间的感知训练[J].田径,1999(11):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