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872个字,预计阅读需12分钟
半个月前,我换了新工作,公司离家的距离从两公里变成了24公里,因而通勤时间从原来的步行20分钟,飙升到地铁近1.5个小时。
然而这半个月里,我却破天荒地在kindle上看完了三本书,听了54集音频课。在这之前我大概一个月能读完一本书。至于音频课,已经很久没有打开了。
我不是突然间习得了什么快速阅读的技能,也不是想夸耀。
事实上这一切大部分是因为在地铁上真的是太无聊了。手机看久了,眼睛很累。而看书和听音频是最好的消磨时间一种方式。
意识到时间挤挤还是有的,自己的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也会有这样的一个变化。那么问题来了,之前住的离公司近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时间做这些呢?
1、各种各样的消息轰炸
一年前,本着住的近点上下班省下的时间可以学习和健身的初心,我搬到了离公司步行20分钟的小区。
刚开始还信誓旦旦的表决心、立目标,到后来这样的便利让我有恃无恐地熬夜。9:30迟到,往往9:10我磨磨蹭蹭起床。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呢?当然我也不是想劝你住的离公司远一点,天天早高峰挤地铁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之前的工作,即使下班,客户也要时不时找我。由于行业的特性,很多问题必须得及时回应,立马解决。真的很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就算有心去看书、健身,也觉得不踏实。兴致正浓的时候,一个消息弹出来突然打断,十分扫兴。
或许你没有这样的工作困扰,不过手机上各种各样的app消息推送,何尝不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呢?不同的是下班后我看到客户的信息,心里是1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但当看到抖音、微博、优酷、今日头条、公众号文章等消息推送的时,我们是心向往之,继而沉浸其中。
然而这两者其实都在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加重我们的焦虑程度。
明白了这一点后,我换了工作,卸载了抖音;把绝大部分app都设置成“不允许通知”,把微信里的很多群设置为“消息免打扰”;平时关闭朋友圈的入口,只在早、中、晚饭后开启一会儿。
现在我觉得,世界都变得清静了许多,注意力也集中了,焦虑感在慢慢的降低。
2、吃饭十分钟都嫌慢,时间还是不够用
网红们和朋友们有意无意的晒和秀,无疑会加剧焦虑;各个领域的专家和老师们的建议,让人无所适从。
有一段时间,我感到我的欲望极其膨胀。我得学化妆,买推荐的化妆品、衣服、鞋子、包包,做一个精致的女生;我需要健身变瘦,跑步、瑜伽、郑多燕减肥操统统一起上;还要学理财、英语、写作......那段时间的状态可以这么形容:马不停蹄。吃饭花十分钟都嫌慢,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到最后每项计划几乎都草草收场。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学姐说的一段话,无异于当头一棒。她说,拖延不是不做事情,而是老做外围的事。看似在做必要的准备,实际上是在麻痹自己、欺骗自己,没有左手做正事的勇气。
原来我就.......例如我几个月前就想把自己的公众号打理起来,报了很多新媒体写作运营的课程,但就是迟迟没有下笔。最近半个月,我终于开始码字了。过程虽然也有绞尽脑汁的时候,但惊喜的是在写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想写的主题冒出来,这让我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另外我也把很多花边的项目从我近两年的计划里面抛掉,例如学英语,学理财等等,这些虽然有用,但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它的紧急重要程度一般。
3、两件好用的时间控制工具
第一件是沙漏,我有一个测量30分钟时间的沙漏。我一般会在写东西、看书的时候用它。当我翻转后,里面的沙子就会往下流淌。沙子一束束地漏下来,我知道时间是在流逝的。不过我一看到上半部分的斗中还有很多沙子,心里又会感到安慰和庆幸。在这样有些紧张感又心安的状态下,我的效率是最高的。
另外一件是手环。我买的是小米手环,它的四个功能我很喜欢。
第一、它可以设置手机来电、消息提醒(app、邮件、短信);因而现在我可以把手机设置为静音后放得远远的。不仅减少手机的干扰有利于更加专注,也不必担心会错过重要的电话,还能降低辐射的影响。
第二、它可以设置通过振动方式提醒的闹钟。一方面手环戴在手腕上,一振动就会感知到。另一方面,它的振动比较柔和,让你有一段被慢慢唤醒的过程,而不是像午休时办公室里突然响起来的让不少同事惊醒的手机闹铃(或许可以凑钱给寝室里那个设闹钟,把其他人都吵醒,唯独自己还在酣睡的室友买一个)。
第三和第四个功能都是跟健康相关——久坐提醒和睡眠监测;持续一小时未活动,手环就会振动提醒。不得不说这是办公室职员预防或者缓解腰颈肩职业病的小神器。每天早上我会去瞅瞅自己昨晚的睡眠数据。例如7月21号,我是21点晚上23:05入睡的,竟然只比66%的人睡得早。深睡2.5个小时,只比69%的人睡得香。比及格好一丢丢。
感谢你看我的分享,听我絮絮叨叨。愿你我都能做时间的主人,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