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晴雯一角的判词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两句,八字,道尽了晴雯的一生。
现在很多人都“志当存高远”,却怨念“无奈,身为‘下贱’”。
扯远了,想说的并不是这个。
今天坐公交车观察到了这样一连串动作:司机准备开空调,关掉了车厢内所有开着的窗户,一位大爷在司机回驾驶座后起身打开了自己座位上处的窗户,然后就一直站着,
这边我要自我检讨一下,我狭隘了。在看到大爷开窗,起身站着看着下车门处,以为大爷是不满空调没有马上制冷让自己热到了,下车前“报复”一下。或者是关上窗户,周围的空气质量不太好,让他受不了。结果当然不是。
空调起效果了,大爷坐下了,窗户仍然没有关……
其实这只是一件小事,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平常到每辆公交车、每一趟班次都会发生。
我必须承认,我放空的时候会想太多。但就是这么不平常的一件事,久而久之,我却觉得很不平常了。不扯什么环保、节能,那些都是我想说的的延伸。
都说“因小见大”,往往很多小的细节却反映的是大的现象。上面提到的那位大爷,不论什么理由,做出来的行为多方面思考无非这几种原因:1.关窗户却没冷气,闷,真生气了;2.周围某种气味太重,受不了,不高兴了;3.晕车。据后面观察,3是不成立的。后面大爷又在位置上坐好了,也没有觉得有异味的样子,那么2也是不成的。从一连串动作和后面大爷坐得“坦然”来看,1似乎是机率最大。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大爷这次的行为并不是特例,而是经常发生的,能看到的,甚至自己都曾经行为过的。那就值得深思了,这个行为是正确的么?
毫无疑问,在我这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车上都是乘客,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的人。套用一个现在很流行的老师的“流氓”理论:你迟到了一分钟,如果班上有40个同学的话,加上你自己,你耽误的不是一分钟,而是整整四十分钟,一节课才四十五分钟,就因为你迟到的一分钟,一节课就没有了。套用到这里,将窗外吹进来的热气换算成1人1°的话,算车上乘客有20人,那么加上原本车厢内不低于30°的温度,这么算起来,这辆车内的温度整整就有50°。算法很“耿直”,想法很“流氓”,没毛病,但也是大毛病。
老师的“流氓理论”说的是要守时,这里的“流氓理论”说的应该是体谅吧。
相互体谅,其实是一件很难,又很简单的事情。就是在人的一念之差。而这“一念之间”就很有趣了,又不得不说现在发生在交通工具上的其他“趣事”。
屡见不鲜的大爷大妈坐在小年轻的腿上,因为他们没让座;大爷大妈和小年轻对骂,因为他们没让座;甚至电影《搜索》所叙述的故事就是围绕这一社会现象展开的。现实的结局没有如同电影的结局那般让人唏嘘,但是舆论却让人更加唏嘘,有看热闹的,有骂小年轻不尊老爱幼,有说大爷大妈为老不尊的,更有我这样的不偏不倚吃瓜瞎叨叨的。
这些种种的因素结合起来其实是很可怕的,事件人物本身的问题,键盘侠们制造的舆论问题,看客们对事件的态度问题……无不揭示着一个问题:社会发展太快,人的优越感太多,但人们的素质太低。
很直白,很现实,也很无奈。
就我看到的而言(不代表全部),70年代以上的年龄阶层出现这样事件的频率居多。不仅是“让座问题”,“开空调问题”也时常发生,最常听见的话就是“现在车费涨价了,连空调都不开,还涨什么价!”
没毛病,但是很刺耳。现在人,包括我,都会有种“消费者是上帝优越感”,其实这个是很普遍的现象,人的生活水平上来了,生活质量必然也会随之提升。但是“过犹不及”,这四个字却被人抛之脑后了。自我意识太强,往往是激发这些矛盾的最根源。
太自我,所以“我热,我就要开窗户,我管你有没有开空调”;太自我,所以“我是老人,你们就该给我让座”;太自我,所以“我付了这么高涨了价的车费,你就应该开空调”……太自我,把每个人的心理位置拔高了,但其实社会地位是没有改变的。
此处用“命比纸薄,心比天高”没有贬低人的意思,只是,思想上的拔高,现实中的压低就会造成不平衡,使人心浮、气躁。
转换一个观念,有话好好说,沟通顺畅,“让座问题”“开空调问题”发生的机率一定会减少。自然而然,乘车时环保、节能问题也就缓解了,不是么。
心比天高,志当存高远;命比纸薄,肚量能撑船!
中午12:01
写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