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姐的女儿妞妞第一次来家里的时候,我已经跟她见过几面了,孩子很喜欢我,我们的交流啊什么的也挺正常。其实,我没见她之前就对她很有了解了,因为我学儿童教育,大刘偶尔会问我一些关于她的问题,比如,妞妞爱打人,妞妞脾气不好,妞妞不好管,幼儿园小朋友不跟她玩之类的。当时听他叙述我就大概猜到这孩子的成长环境肯定少不了他提到的这些因素,心里隐隐有种担心。可是见了面才发现,妞妞总体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活泼好动些。
这次来我家,是婆婆公公还有艳姐一起来的,妞妞很喜欢我家,上蹿下跳不亦乐乎,我也很开心孩子不认生,到陌生环境不胆怯,我也观察了一下,她跑跳但是不闹人,也会注意有危险的地方保护自己,可是很快,婆婆就大声教育她不要乱跑乱跳,除了提出要求之外还会恐吓她说琳琳阿姨(也就是我)会生气。孩子心性很少会因为你一次提醒就停止,我便听见婆婆多次重复说我会生气。然后我会跟在后面补充,不会的,我不生气让她跑吧……其实,小孩子好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理原因,人类的大脑发育快过身体,神经系统发育超级迅速,神经网络尝试性的互搭,又因为生活中孩子的实践去除用不上的部分,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孩子的大脑里确是翻天覆地地变化着,又因为她们的神经没有髓鞘保护,神经互通的时候就像没有绝缘皮的电线互相放点干扰,就常常出现多动,难以控制的兴奋等等行为。况且精力是有限的,多数孩子在大规模运动之后会恢复平静,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并不需要人为干涉。
抛去孩子自身的因素,我们来说说威胁恐吓这种管教方式。我本人是真的很讨厌用威胁恐吓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孩子的经历有限,她的成长仰仗着大人的照料,青春期之前父母长辈在她内心里比天高,因为能让他吃饱穿暖的是大人们,所以对于他们的恐吓威胁他不会当做一个玩笑来听,她只会通过对方的语言语气身体姿势判断对方的意图。如果我们大人表现得足够认真她会当真,慢慢的对威胁恐吓有阴影,会让他觉得自己随时可能失去大人的关注进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存,这样的孩子会很没有安全感,时时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学心理的时候我发现,有不少成年人童年的噩梦是自己被留在一个地方,父母转身走了,不管梦里怎么哭喊她们都不回头。虽然没有数据来证明威胁和恐吓是否是这种不安感的来源,但从实证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确实也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源头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大人的威胁多了,行为与语言不搭,慢慢的孩子就会两层皮,大人们的话变得没有权威感,自然孩子会变成一个不听话的人。我们在咨询中会发现很多抱怨孩子不听话的家长都曾经使用过威胁恐吓的管教方式。
举妞妞的例子并不是说指责婆婆的管教方式不对,对于婆婆而言,她的成长环境大抵如此,我们绝大部分孩子都经历过被父母或者别的大人善意的恐吓,你不要怎样怎样,否则我就不要你了,你不要怎样怎样,否则今晚就不让你吃饭了等等。她们错在不会用正向积极的方式管教孩子而不代表她们不爱孩子,她们只是不会。
因此,我想如果我怀孕了,第一件事就是让婆婆公公爸爸妈妈走进正向教育的课堂,不求她们学的多明白,而是让他们建立一个新的概念,不是只有打骂恐吓才是教育,温柔而坚定也可以。也不是向她们抱怨我们的成长经历的那些“不专业”的管教,而是希望她们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不盲目娇纵也不盲目粗暴。哪怕只是下一次妞妞再到处乱跑,脱口而出的还是威胁,心里也会有一个声音告诉她们,这么说有点不恰当就可以了!
ps.我为什么当父母的第二篇,提醒自己,系统整理家长课的内容,怀孕或者备孕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双方父母,让他们慢慢接受新的管教方式,同时虚心了解她们的管教方式下背后的理由。
参考书籍:《正面管教》系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卡尔威特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