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愣着干嘛,还不走啊?"一回头,原来是唐一凡。林君脑子里想着别的,差点把今天打球这事忘了。
他收拾了下东西,一手一边搭着唐一凡和秦恺的肩膀,走出门去。胜利街四个从小玩到大的人居然能分到离家老远的二十四中,还是同一个班,也真是奇遇。
其实这队伍远不止他们四个人。加上杜鹃、陈曼,六个人一起出现在走廊时,同学们总是默契地让开。因为走廊实在是太窄了,而他们六个人又实在不愿分开。
可偏偏是分开了。"非典"一来,每个学生进校园都得先测体温,超过38度的直接通知家长。
那时,二十四中只有5个班,每班56人。以防万一,校长决定实行小班式教学,从每个班抽调成绩中等的10名学生,组成初一6班。作为六人当中成绩最中等的,林君被分了出去。
放学时间也变早了,下午只上两节课。这下,六个本来就爱玩的人更有了正当理由晚回家了。在校门口的小吃店挨个吃一遍,再去游乐场玩会儿。四班六班离得不远,每天课间出来聊聊,他们的关系也没疏远。
林君发现,一群人里面,他似乎格外喜欢跟陈曼待一起,课间聊不完放学接着聊。
林君家就在学府街,从学校门前直直骑过去就是。可跟陈曼越聊越投机,他就沿着去陈曼家的路线 ,在她家楼下前聊两个小时,再折回学府街,到家天已黑透了。
那段时间,林君家最常听到的声音就是,林君,有你电话。
中考完,林君把陈曼约出来,一起买高一的参考书。陈曼还书的时候,轻轻说了一句:里面有东西。
林君打开,那是一张陈曼用自家喷墨打印机打出来的照片,她托着下巴笑着,照片泛着灰蓝色的光。
给我照片干啥?
就是毕业了留个纪念呗。谁知道咱们几个以后会在哪个高中。
也就是在这不久之后,唐一凡在篮球场边说,我追定她了。
没有人告诉林君什么是爱情,他唯一确定的是,跟陈曼在一起时,没有压力,很愉快,很舒服。
怕还够不上什么爱情吧?林君想。再说,她跟唐一凡在一起了,我也还能跟她聊天啊。跟唐一凡,毕竟都认识了十三年。
所以,陈曼在路上拦住他的时候,他很直接:我不喜欢你。
七月八号,是陈曼的生日。
唐一凡天天泡网吧,手里的零花钱早花光了。阿君,借点钱吧。我想给陈曼买个礼物。
林君可是出了名的理财小能手。大家只会乱花钱的年纪,他已经攒了1000块。
要多少?那天兜里正好装着200。
100够了,明儿还你啊。
俩人在人民商场逛了好久,买了一只米奇手表,几枝玫瑰,一盒巧克力,看到追女孩标配购置得差不多了,唐一凡满意而归。
听说,陈曼的生日很圆满。
听说,陈曼很开心。
高中到大学,几个人从城市的不同辖区再到不同城市,联系方式也从写信变成打电话。唐一凡在湖北黄冈买了张IC卡,一周给林君打一个电话,说些南方冬天不好过,选修课太头疼之类的话,却是再没提起过那100块。
林君想,不还就不还吧,可你也不能这么多年一声不吭吧。当时我借给你的,毕竟是自己身上一半的钱。
借钱不吭声和话吧事件,使得林君从没给唐一凡打过一个电话。
时间久了,唐一凡也觉得兴味索然,两人的联系就这么搁浅了。
只是偶尔从别人嘴里,听说唐一凡坐24个小时的火车去东北看望陈曼,因为,他坐不起飞机。
又听说,陈曼的妈妈在司法局 ,爸爸是大学教授,而唐一凡的爸妈,只是胜利小学门口卖煎饼的。就算他们两人很爱对方,可陈曼的爸妈也不会接受唐一凡。他们不会长久的,旁人说。
毕业后,林君去了宁夏,接到过几次唐一凡的电话:这么多年了,你还放不下小时候那事?不都说了那是开玩笑的么?你老抓着不放,老跟我们玩不到一起,是什么意思?
唐一凡在电话那头质问,林君张了张口,还是什么都没说。
在外漂久了,还是要回家的。两年后,初中同学聚会,唐一凡打来电话,林君几乎脱口而出,我和高中同学约好了。
他没骗人。对方是跟他关系最好的红颜知己,俩人常出来吃饭。两相权衡,林君自然选择了知己。
大概林君也觉得自己当时的语气有点冲,后来又给唐一凡打了一次电话,对方说,周末要加班,忙死了,下次吧下次吧。
隔了两个月再打,得到的回复如出一辙。
林君想,到此为止吧。
有时候林君想,不知为什么,青春仿佛只从唐一凡、陈曼和他自己身上经过,就算曾有六个人的圈子,围绕青春发生的所有故事,转来转去也逃不出他们三个人。
他解释不了怎么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反正,青春就这么结束了。那些故事,也就晾干封存,再不搭理。
只是有一天, 突然接到唐一凡的电话:"猜猜我是谁?哥们下个月一号结婚,一定来赏个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