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薛侃录》第三天的内容。老办法,先老老实实将其中看到或略有体悟的内容录记下来。
关于诚意。先生认为诚意应在格物、致知之前,因为治学开始前如果不扎实用心地好善厌恶(格物致知),就不可能做到好善去恶(去人欲、正天理,也即正心)。而这“扎实地用心”就是诚意。诚意的前提是要懂得心之本体原本无一物,心即是理。“正心只是诚意里体悟摆正自己心体的功夫”,这句话乍看有些拗口、晦涩,我认为这正是先生对向内心观望,诚意修心,顺合天理的另外一种表述。先生多次提到“诚”这个字眼--立诚、思诚、诚身。他认为,诚是心的本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持之以恒地在去欲存理上下功夫,便是“诚”的表现了。正本清源,就是“立诚”。这种功夫是看不见的内功。但也需要心中有个“警戒”之念,这个我的理解是一种自制力的约束之念,也是持续恒心的坚持之念。
萧惠所请教的“自己的私心难以克服怎么办”的问题,恐怕是很多治学者的困惑和烦恼。先生抓住问题的核心--人必须有为己之心,才能克己。为己之心,不只是那一团血肉,而主宰全身的东西。心的本体就是天理,这才是真的自我。找到这个真的自我,我们才真正有了为己之心,才能克己。由此反观萧惠所说“有为己之心,不能克己”的话,足见其“为己之心”并非是先生所说的“为己之心”,被先生判为“认贼作子”,自是不得效尤,怎能克己呢?
在最后一节记录的几段先生与学者的对话中,我们切实体会到先生循循善诱的教导方式,他的回答多用启发的方式,不越俎代庖、更不直接灌输,而是引导学生去自我体悟。“你要知道多苦,必须自己亲口尝一尝”,这便是先生的一番苦心了,这其实也是学、悟的真谛。
在对黄诚甫的提问(关于孔子对颜回治国问题的教诲)的回答中,体现了阳明先生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敬意,也为治学者的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作出提示,即学者学习先贤的东西时,也要看到其针对的对象和初衷,求其本源和本意,而不能断章取义或盲目夸大,曲解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