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旅行的第一站,是韩国。两个人,六天五夜,首尔和釜山。
为了游玩方便,我们选择了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明洞附近的酒店。
住在明洞附近,不论是去景福宫、首尔塔和弘大这样的常规景点打卡,还是去仁寺洞、东大门、清潭洞等地方购物,距离都不算远,乘地铁、打车都很方便。
2、
明洞,说白了就是一条韩国年轻人和异国游客都很喜欢逛的商业街。
店多,价廉,物美与否要具体看是什么品类。
从略微有点窄的巷口走进去,两边是林林总总的店铺,目光所及,除了卖杂物、旅行纪念品的小摊头和各种小吃摊,就是运动品牌和护肤品店的天下了。运动品牌,诸如FILA,Nike,Converse等,均比国内(以上海的物价为参照标准)便宜五十到一两百不等,每家鞋店都挤满了年轻人,我们在买鞋子的时候,还遇到了讲中文的主播,在店里,一边直播,一边卖鞋。
然而,真正引起我的注意的是,明洞街头卖衣服和包包的小摊上,有超级多的假大牌:Lv,Gucci,Prada,YSL,Chanel都有,其中Gucci和Supreme的出镜率最高。
在我看来,一个品牌的出街率高,是营销的成功也是流行的体现,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品牌价值感的损耗,不信你看,不论是正品还是假货,Chanel和Hermes从来不会是街包。
再联想到韩国年轻人当中普遍存在的信用卡透支现状(甚至有人连买一台冰箱或电饭煲,都会选择用信用卡分期支付),这些琳琅满目的假大牌,是为了韩国国内那些追捧潮流、经济却不堪重负的年轻人准备的吗?还是为每逢节假日蜂拥而去的中国游客准备的?
景福宫,又称“北阙”,始建于1395年,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李氏朝鲜)的正宫。
据说,它的宫名出自——“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诗经》)”的“景福”二字。
众多游客,慕名而过。
我们去的那天,日本和中国游客最多,也不乏韩国本土游客和一些欧美游客。
景福宫不大,不论是规模、建筑特色还是历史沉淀,都无法与北京的故宫相提并论,但于细节中仍可窥其在封建时代的辉煌与森严等级,譬如,勤政殿前有两排一尺多高的“品阶石”,官阶从正一品至正九品,譬如,墙高院深,几处一景。
当然,景福宫最大的游览特色就是,穿韩服可免费入内游览。
在那里,你能看到各种肤色、语言的人,穿着韩服,游览,拍照。
当我们身穿精致韩服,在景福宫内慢步细走时,不由得想起了经典宫斗剧《金枝欲孽》里的台词:“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
仿佛真成了一个命运被权力主宰、无反击之力的卑微小宫女。
弘益大学,是韩国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美术和设计专业最出名,漫步校园中,能看到许多艺术类活动的宣传海报。弘大周边服装店、餐厅、咖啡厅、酒吧、文创店等一应俱全,颇像一个自由、随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小镇。
最后想特别提一下N首尔塔,一定要去看首尔塔的夜景哦。
你可以选择从山下坐缆车,以神仙的速度,biu biu biu地飞到首尔塔底下。
然而,真正特别的体验并不是首尔塔的夜景,而是你从一级一级台阶慢慢爬上去,看着首尔满城的灯火辉煌,在自己身后慢慢变小、变远、变成光点和流光弧线的过程。
3、
首尔的行程结束后,紧接着就是釜山。
从首尔到釜山,有2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乘飞机或坐KTX(韩国的KTX,类似于国内的高铁)。我和朋友想体验一把韩国的高铁,于是,从首尔站买了2张KTX的票,很快,约两个半小时就能到釜山。
跟国内不同,韩国的KTX是没有检票环节的,人工或机器检票都没有,站厅里的电子屏幕上有提示,到了检票时间后,大家自觉前往对应的检票口,上车。
可能是错开了节假日高峰人流的缘故,我们所在的那节车厢,人特别少,也很安静。
随着列车行进,车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倒退,时间像有意识留出了一段宁静的缝隙一般,供人思考。望着窗外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风景,大脑上空有个问题盘旋着:
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是抵达未曾去过的远方,是去欣赏不曾见过的风景,是去邂逅不曾有过交集的人,是去倾听不曾听过的故事,是去品尝不曾吃过的新鲜食物?
是,却又都不是。
这样的答案,很泛滥,不独特,也不够精准。
4、
在首尔,你能逛街、吃东西、喝咖啡,在网红景点拍照打卡,在购物中心暴走狂买,拿着手机,拎着印满logo的购物袋,在人流与车流里穿梭,在璀璨的夜景里变成一个斑驳的光点,过着与任何一个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大差不离的生活。
但釜山不同,釜山行比我预期得更好一点。
如果这场四月的旅行是一部微电影,那在釜山,所有的旅行片段都一下子变成了慢镜头。
在海云台海水浴场,脱了鞋袜,把脚丫子埋进金色的沙子里,又或是,把脚伸进海水里,试探海水的清凉,也可以随便找个地方,安静地坐着,闲望远处的灯塔,打量近处翻滚的浪花。
又或是,沿着迎月路,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吹吹风。看樱花缓缓飘落,捉一缕红颜舒展,任由海风亲吻,随它演绎温柔,把所有的烦恼都先一把丢进风里。
管他呢。天大地大,开心最大。
天黑以后,还能邂逅个性迥异的街头艺人:有青涩腼腆的小帅哥,抱着吉他站在沙滩上用韩语和英文唱情歌;有一身黑衣把全身涂满惨白颜料的行为艺术家,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只有当你把钱放进他们面前的小布袋里时,他们才会向你示意感谢;也有脸上写着“力量”二字有着八块腹肌的玩火球高手,火球像是长在他手心里一样,旋转,跳跃,可要是没等他热身好、讲完下一场的开场白之前,你就提前打赏了,他会笑着走过去,拦你一把。
5、
韩国的夜很长,年轻人普遍睡得很晚,在釜山这样的度假城市,夜色就更加绵长了。
明明夜里十二点多了,却跟普通城市的七八点一样热闹。
酒店前的商业街上还到处是人,去便利店买点饮料和零食都要排队,烤肉店里浮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诱人的肉香飘出来,酒吧里有人像水蛇一样灵活地舞动着腰肢,也有人散漫地靠在椅子上抽阿拉伯水烟,湮没在闹腾的音乐和酒精联合制造的纸醉金迷里,有人拿着罐装啤酒站在路边眉飞色舞,有饭后散步的中国情侣从你身旁路过,有金色短发蓝色瞳孔的外国小哥一边走路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歌rap……
走在这幅长长的卷轴画里,我忽然想通了:
也许,旅行的意义,就是从一个鱼缸游到另一个鱼缸,在不同的水质里呼吸,体验,修复体察事物的能力,最后,再回到自己原本的鱼缸的过程。当我们用慢镜头观察世界,放慢思维的脚步,玩味过程与细节的时候,这个包藏着荒芜与残酷的世界,会立刻变得有意思起来。
阿兰·德波顿在深入剖析马塞尔·普鲁斯特的生平和作品的《拥抱逝水年华》里,曾提到,“我们只对新鲜事儿感兴趣,只有突然闯入我们意识,令我们大吃一惊的陡然变调才会令我们动容。一旦习惯取代了新奇,我们便掉头不顾。”
是啊,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类。本能地认为习惯了的都只是寻常。
我们所长期生活的城市就像是一个鱼缸,短期旅行的目的地像是另外一个鱼缸。
只有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鱼缸,游到一个全新的鱼缸里的时候,我们的意识上附着的——那个叫作“敏锐”的触角才会开始四处体察,我们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感官才会变得更加犀利,我们才会知道,原来这个鱼缸里的水是这个味道,跟我原来的鱼缸不一样,原来这个鱼缸里的鱼是这样生活的,跟我们也不一样。
你发现在泰国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一般接东西最好是右手,小朋友的头是不能随便碰的,小费不可以给硬币的,日本的街头很少能看到垃圾桶,公共场所和酒店的马桶基本上都是喷水的,水果价格贵得惊人,韩国人每顿饭都有泡菜,泡菜像是他们的主菜一样,本土牛肉比进口的美国牛肉更贵也更好吃,白领普遍穿笔挺的成套的西装,韩国人巨爱喝咖啡,台湾的牛肉泡面里真的是能捞出来大块的牛肉的,香港的深夜没有想象中安全,尤其是尖沙咀一带……
但你却不一定能注意到,日日上班途径的路上,种着几棵盘枝错节合欢树,经常一起吃饭的朋友其实是个左撇子,楼上邻居家小孩弹得磕磕巴巴的曲子其实是《野蜂飞舞》。
只有当你离开了自己习惯的环境,你才会随时保持观察,随时接收新的信息。
太过熟悉的人和事,像消了磁性的磁石,无法吸引你的注意。
旅行,能帮我们修复体察事物的能力,帮助我们去继续热爱这个世界。
我想,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最好的答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