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的提点需要听吗?

图片来自网络

职场上有前辈提点固然好,也得看提点的办法对自己有无益处。

上周在咖啡厅里,背后坐了两个姑娘,聊的都是职场飞短流长,从办公室八卦到工资收入、福利待遇。

其中一个姑娘A提点另一个姑娘B:要拿到盖公章的工资条,只要拿到证据,到税务、社保和公积金一告一个准。虽然社保会补缴,你拿不到好处,但你可以借此敲一笔钱。

断断续续听的不清楚,但此后"敲"这个字眼出现了多次。一开始我为广大的职场人庆幸,员工们都懂职场法律了,老板们再不遵守法律真的要掂量掂量了。

后来我开始为这个年轻的B姑娘担心,A姑娘自己还一知半解的呢,她就敢来给你支招,真是够大胆的。且不说她对法条的理解有点混乱,关键让你借此去敲公司的钱可不是好建议呀。

从聊天中大致可以分辨出A姑娘的年龄和工作年限都更长一些,在职场上的经验更多一些。而B姑娘好像毕业时间不长,来这个公司不到三个月,可能公司没有按照全额缴纳社保,部门里还有个有心机的同事,在她们嘴里称"小贱人"。所以对公司有些不满。

后来B姑娘说自己嫌麻烦,不愿意去倒腾这些事,她们的话题才转往另外的职场八卦。

我松了一口气,B姑娘没执着于搜集公司证据,为自己争取利益。

我并不是认为员工就应该为公司的不法行径忍气吞声,而是做一件事你要考虑自己的得失。

作为一名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最主要的是提高自己,不断让自己增值。如果你不能接受公司的这些方式可以换一份工作,而不是花费时间去争取并不多的损失,从收益来讲,不成正比。

A姑娘支得招是正当的吗?不全不是,争取利益获得补偿是合理的,但社保没足额缴纳是不可能得到现金补偿的,A姑娘知道,但她认为可以借此"敲"公司的钱。这就有点歪了。

职场有很多玄机,如果能得到过来人的正确提点,会事半功倍,助力职场提升,是很多新人想要的。能在工作初就遇到一个肯指点自己的前辈不容易,但前辈提供的建议可以做参考,不能一概用之。

就算都出于好心,有些人会帮你指一条康庄大道,有些人就可能指给你一条荆棘路。所以不是每个过来人的话都有道理,要想想是不是适合自己。

每个时代对婚姻都不一样,老人们的经验不可照搬。

小妍28岁那年还单身,家里催婚并安排相亲。小妍想找个自己喜欢的,不愿意相亲。毕竟家里安排的都是父母觉得合适的,工作不错,人老实但无趣。

父母急了,结婚不都那样吗?和谁过不是过?更何况,我们能害你,找人介绍的都是工作不错,家里条件也好的。

小妍觉得父母说的有道理,结婚不就那样吗?过日子,生孩子。然后她妥协了,选了一个条件相当的,虽然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却是大人们说的适合过日子的男人,工作不错,老实本分,没有不良嗜好。

结婚后,小妍根据父母的指点,当个贤妻,处处照顾呵护老公,老公就像是个没长大的孩子,万事指不上。对于老公的不成熟行为,向母亲哭诉时得到的指点总是"男人成熟的晚",于是继续忍。

生孩子后,老公的没成熟发挥的更淋漓尽致了,因为小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老公各种找别扭。婆婆到来后,婆媳矛盾上升,男人不仅没能调节还因此和小妍产生矛盾,一言不合就玩消失。

直到老公出轨,小妍想离婚。又是父母家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劝:男人都这样,有几个外面没点花花事的,他又不是不回家。你看那谁谁,不也过来了,离婚孩子就没爸爸了。

小妍想想,是啊,隔壁办公室的那个刘姐,老公在外面有人了,她也没离婚。那个朋友的同事的妈妈,老公一辈子出轨,最后还是回家了,她一辈子也过来了。

小妍继续过着丧偶式育儿的生活,但每次聚会说起来自己都一把泪。

可是怎么办,生活难过她自己心里清楚,但是周围的老人都是过来人,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当妈了不能那么自私,总得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吧。

离婚了孩子怎么没爸爸了,他又死。没离婚也没见他尽过当爸爸的义务。

妈妈辈、奶奶辈所处的时代和现在不一样,她们接受的教育也不一样,对婚姻的追求也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再拿那一套来指导现代的生活,容易碰撞出事来。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婚姻,个体不同,想要得到和付出的也不一样,别人的经验照搬过来可能并不适合自己甚至会伤害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古语有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指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强调的是多个信息来源,不能只听一方面的。

这是一种收集信息的方式,有助于辨别消息真假或者是否有用。但人云亦云未必就是对的,因为谣言经过多次传播就变成真的了。有些道理被介绍使用过很多次,俨然就是真理了。

所以首先,听别人的意见是需要的,有些人做任何事情很笃定,完全不听别人说什么,那就不能得到多方面的信息。

听然后才是取,是否取要取决于现实情况,对自己是否有用,是否适合自己的现状。

就像小妍,很多有婚姻经验的老人都告诉她,婚姻不就是俩人搭伙过日子嘛,好多男人出轨,老婆也没离婚,家庭完整最重要。没离婚的有错吗?没有,她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离婚或者可以忍受这种日子。

但是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不一样,小妍其实是不能忍受的。她有能力承担离婚的生活,她只是活在过来人的指点里不敢往前走。

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不要以为前辈吃过的盐比自己吃过的饭多就认为他说的都有道理,那是他口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