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问我:人们为什么总是喜欢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就不能真实一点吗?
我告诉她:“也许,真的不能。”
朋友前不久新租了房子,住房环境和她之前的相比相差不多,可租金比之前贵了一些。
她说房东人看起来挺好相处的,也不像是难沟通的人,贵一点也没所谓,住的舒适更重要一些。
这样的认知,在住了不到四个月之后发生了变化。倒不是房子的问题,尽管房子本身也有一些问题,可她说最大的问题是房东的问题。
房子住了俩个月之后,朋友发现房子墙壁渗水。查看过后怀疑是空调导致的问题,但是朋友自从搬过来之后,空调从未用过,自己也不太确定,就联系了房东。
房东查看之后,没找到什么原因,觉得可能是墙体的大白没有刷好,就没管。
直到前几天楼下的住户前来和朋友反应说她家天花板渗水了,朋友再次联系了房东处理。由于朋友白天要上班,就让邻居一小姑娘帮看着点。
晚上下班回去的时候,问了一下情况。小姑娘把情况如实告知朋友,漏水是因为空调,房东说是朋友用空调导致的。
实际上,朋友因为体质的原因用不了空调,自己买了个小风扇,那个空调她从住进来那天开始,就一次都没用过。这情况她也是和房东说过的,她没想到房东如今却这样说。
朋友是个直性子,哪里受得这样的无端指责。当天晚上就联系房东,说空调她没用过。房东的回复却是另一种态度了,只说没关系,都解决好了。
朋友当下就茫然了,这样人前人后不一的做事,当别人是傻瓜,不累吗?难道就不能实诚一点?
我告诉她,也许真的不能。
这个成人的世界,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都带了一层面具。
这层面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人群交集中我们都会本能的避开那些不利于自己的东西。
在房东处理漏水这件事过程中,因为朋友不在现场,为了安抚楼下的居民,她自然而然就会想把责任推到朋友身上。等到晚上朋友问起的时候,为了留住租客,自然就会和善的与朋友对话,对自己白天说出的中伤的话选择了视而不见。
有时候为了生存,你真的不得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是世界的多样生存模式,我们无法改变。
也许你要问,我不说不行吗,谁规定我就一定得前后不一的活着?可以,但是你就必须要有承担“随心所欲”之后后果的心理准备。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为了一时的“真性情”,最后又自责后悔的人。很多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当然,这不是谁的错,只是世间众多生存方式的一种。
蔡澜先生在《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一书中曾写道“做人最重要的还是先对得起自己。”
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即使再不满,我们也干涉不了,改变不了别人的生存方式。
价值观的不同,我们不可能认同每一种生存方式。对那些不认同的,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漠视,不把时间浪费在上面。
余下,能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努力把选择的路走的正确。
就好像:善良必然会吃亏,但是依旧有人选择善良的活着。
文字 / 六夏十秋(原创)
六季,念你万事顺遂;多出四季,换你平安喜乐
更多文字可在主页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