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
上个大学有智商、有情商就够了?
错,还得有财商。
什么是财商?
就是认知、管理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近日,由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6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显示,57%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过理财。
而此前由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蚂蚁金服商学院,清研智库三方合作发布的《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约60%的90后在校大学生有强烈的理财愿望,四成人炒过股,超三成买过基金……
70后、80后的,
这次是不是又被90后集体碾压啦?
两份报告双双指向大学匮乏的财商教育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被调查大学生中,42%选择了余额宝、招财宝、理财通等产品,24%的学生选择传统的银行定期存款的形式,购买股票和投资P2P网贷如锐银理财等的学生仅占3%和2%。
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低风险、稳健性的理财方式。
在已经进行过理财的学生中,互联网资料(52%)是学生理财投资的主要信息来源,广告或宣传(22%)和投资理财书籍(18%)是第二、第三位的信息渠道。还有29%的学生对投资理财信息没有了解就进行了投资和理财。
但在清华大学发布的报告中,结论却有些不同:
该报告显示,目前90后大学生存在4方面财商特征:
财商观念存在明显误区;
消费社会化和消费无计划性并存;
理财意识勃发和财商素养欠缺;
互联网金融接受度高但风险甄别能力不足。
1、“不欠债不贷款是最好理财”:
约59.1%的学生认为“不欠债、不贷款才是最好的理财方式”。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我国,关于财商教育的古训源远流长,但社会、家庭、学校对孩子的财商启蒙普遍较晚,应该给孩子、学生灌输正确的金钱概念,既要量入为出,又要明白钱并非省出来的,而是通过流动创造财富,短期“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长期应该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与经济承担能力”。
2、“世上有高利率、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有62.2%的学生搞不清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认为世界上存在“利率又高、风险又低的理财产品”。
分析原因,一方面说明大学生还未建立健全、健康的理财观念;另一方面说明现在部分宣传“高收益低风险”的p2p理财产品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市场,值得警惕。
3、“盲目憧憬高收益理财产品”:
或许因为对“高利率、低风险”理财产品的盲目憧憬,有六成以上学生期望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在给出央行一年期正常存贷款利率的前提下(一年定期利率是2%;一年贷款基准利率是4.85%),有31.8%的学生期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5%-10%之间,更有30.6%的期望达到10%-18%,说明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金融知识储备不足,也缺乏足够风险甄别和应对能力。
尽管结论不尽相同,
但惊人的是,
两份报告的槽点却出奇一致,
那就是,
都将矛头指向了大学里匮乏的财商教育!
麦可思的调查显示,七成大学未对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财商教育:
调查显示,11%的高校有投资理财方面的社团,22%的高校开设过理财课、讲座或组织过其他活动。72%的高校从未为学生提供过这方面的支持。
清华大学的调查则称,七成大学生想学但无处学:
在受访大学生中,41.4%的大学生认为财富管理技能作用较大,28.4%的大学生认为财富管理技能是一项必备技能。两者合计69.8%。只有不超三成的大学生认为财富管理技能作用不大、没有作用或“说不清楚/不确定”。
大学生对财商教育也普遍持欢迎的态度。有19.8%的大学生选择了“非常支持”选项,他们认为“财商是智商和情商之后,现代人离不开的第三种基本素养,也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的有效手段”。
有18.5%的大学生点选了“支持”选项,认为“懂得省钱诀窍或赚钱技能,总归是好事”。有47.1%的大学生点选了一个偏中性的支持选项,认为“因人制宜,有兴趣或需求的人可以尝试接触一下”。
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认为学校财商教育、实际理财投资、网络媒体传播是靠谱的财商教育途径。57.5%的大学生首选学校教育作为财商教育的靠谱途径,他们希望学校财商教育的模式是“大学的选修课、公开课等开放式进座”。
其中,更有39.7%的大学生甚至认为财商课有“纳入大学生必修课作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有49.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媒体、专业财经网站等媒体传播也是重要的财商教育渠道。
而财商教育的匮乏,造成的恶果也是不容小觑——
每次开学,各地频发大学生被骗案件,理财类诈骗尤甚。
此前,蚂蚁金服商学院曾联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对全国近千所大学的30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69分,其中,48%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愿意为了借钱先交保证金,23%的大学生相信存在无风险且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容易被高利息诱骗。
那么问题来了,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踊跃投身理财大军,谁来拯救那低得让人心疼的财商?
来看看国外都是怎么做的:
美国
“美国人有一个共识:在诸多成功中,赚钱最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必须从小教孩子理财,培养他们的财商。”
美国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对孩子财商的教育培养是从教他们记账开始的。他在孩子有了数字概念后就买来账本,耐心地教他们记账的其本知识,要求他们每天把爸爸妈妈给的每一笔零花钱的来龙去脉都清楚地记录下来,并一周对自已的花钱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看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哪些钱花多了,哪些钱该花而没花出去。
他说,美国社会对财商教育有着明确的思路:
3岁时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时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在购买时作出选择;
5岁时知道钱币的等价物,例如:25美分可以打一次投币电话等。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时能够找零;
7岁时能够看懂价格标签;
8岁时知道自已可以通过做做额外工作赚钱,学会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
9岁时能够简单制定一周的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时懂得每周节省一点钱,以备有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时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有关花钱的事实;
12岁时能够制定并执行两周的开支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犹太
再来看精明的犹太人~
目前,全球经济圈中的很多精英,都是犹太人。比如现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全球外汇、商品和股票投资家索罗斯等等,另外,福布斯杂志美国400大富豪排行榜中,最富有的40大中,犹太人占的比例是45%;美国三分之一的百万富翁是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当中,有25%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孩子财商方面的教育有以下做法。
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人才。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要对孩子不断地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同时要给孩子树立心目中追求的楷模或者典范。
其次,是培养孩子延迟享受的理念。也就是延期满足自己现在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这是犹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
再次,是把钱投资在银行帐户或者资本市场等有未来收益的地方。这其实也是延迟享受的表现,不要让孩子把钱花在立刻能获得享受的花费上,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投资,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投资逐渐增加。
英国
英国人则认为,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
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在英国,从幼儿起就开始理财教育,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
锐银理财小编认为,现在部分大学生财商低的原因是从小对金钱管理观念的淡薄,所以想要提高大学生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还是要从小时候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