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准备明年看100本书?
听说你今年也涉猎各种类别的书?却只记得住小说的情节?
听说你开完会,会议记录连自己都看不懂?
听说你家孩子看文章总是抓不住重点?常常答非所问?
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但却是我第一次思维导图的书。这真的不愧是一本入门级别的书。非常浅显易懂。为了能够更好的运用这本书给我的作用,每一章结束之后我都试着画了一张小的思维导图,画完之后我觉得思路非常的清晰,重点是看书的时候会抓关键词了,有一些我已经了解过的或者是『辅助说明40%』部分我就会选择性的跳过。
《我的第一本思维导图入门书》作者是台湾作家胡雅茹,她以一种最易懂的方式、通过四部分为我们讲解了思维导图的原理、绘制方法、实际应用和参考书籍。思维导图是什么?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脑力开发专家东尼.博赞于1970年代发明的思考工具和笔记技巧。他的特点是:
1.鸟瞰全局。
2.使用关键词
3.轻松做笔记
4.促进主动学习。
思维导图运用的范围非常的广,但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运用思维导图来总结阅读过的书,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在开始读这本书之前,我都还没有完全的解放自己一页一页读书的习惯,并且读完之后记忆的也很少,常常需要反复的阅读,例如我之前阅读的《解读基金》。但是我阅读这本书前后加起来应该在5小时之内,我不否认这本书确实浅显易懂,而财经类的书籍确实看起来很费劲,但是我想,如果我是在看《解读基金》之前就看了这本书的话,也许《解读基金》不会再阅读第二遍,因为我完全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出书里的精华。
一、怎么利用思维导图做高效率高颜值的阅读笔记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只5%~20%是主要重点(教科书可能达到60%,而报刊杂志可能只有5%),其余的80%次要重点和辅助说明的蚊子。所以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读完每一个字甚至每一篇,你只要抓住每一个大模块的重点就可以了,那怎么做呢?就是思维导图的特点二:使用关键词。例如本书的第二部分:画思维导图的要点。这部分的重点就是具体的教大家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这一部分可以就画一张思维导图出来,我是因为阅读的时候为了练习就直接拿小章节来练习了(其实最好是阅读完本章或者本书,我指的读完就是你把精华已经扣就可以了)
1、找关键词:(4~5字的叫关键词)
用笔圈出文中最重要的词语,没了这个词语你觉得完全影响了主干意思,其余的都省略。 例如笔:找出文章中列举的笔,每种笔具体用处、优缺点。
纸:纸的类型、如何摆放、画在纸的哪个位置 示范步骤:这一章节其实如果不是你要展示给别人看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自己看看 构图注意事项:这一章的内容稍微有点多,但是总结下来也就是那么几点。从中心图、到主脉的粗细、到字的长短、顺序、线的水平与曲线、颜色的运用等等 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可以运用找出关键词来总结这一章的精华内容。
2、合上书,思考5分钟。
我认为这一部分非常的重要,其实我们翻开书来画思维导图的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我觉得会有很大一部分你还是没有消化掉。如果你合上书尽量回忆你阅读过东西,那会对你的对整个书的把控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不需要特别清楚每一句作者都在说什么,大概有一个框架就行了。
3、上思维导图吧!
(具体怎么绘制参考书籍就可以了,书上讲解的非常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