㈡恒卦:恒不变,贵有恒——人世变迁之道
卦三十二 (卦序) 恒(卦名)
《易经》下经 第32卦 恒卦
巽下震上(卦象)
恒卦卦象显示:上(外)、经卦为震卦;下(内)、经卦为巽卦。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大象传”说:恒卦卦象显示,“巽下”下卦或内卦(经卦)是巽卦,象征风;“震上”上卦或外卦(经卦)是震卦,象征雷。风雷都是自然现象,都有万种变化,风行八面,雷震四方等。变中总有不变,守恒性的存在;“风是雨头”,“雷在风雨后”,我们都是先感觉到雨滴随后才听到雷声。这就是恒卦的意象。
我们学习恒卦,观此意象,就是要明白雷风虽变,其内事理不变。恒久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稳定的,世间事物虽酬酢万变,做人做事的操守是必须坚定不移的,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恒(卦名):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卦辞)
恒卦是说,诸事顺利,家庭平顺,社交顺畅,总之一切通顺,一切平顺。人们只要坚守正道做人做事,同时适合人们有所改变,有所行动,才能大道得成。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彖传》上说,恒卦就是说恒久之道。“刚上”是恒卦的“震上”,“柔下”是恒卦的“巽下”;震卦象征雷为刚卦,巽卦象征风为柔卦;震为动,巽为顺;雷风遇见,风雷激荡,刚柔相济,一发而不可收,无法制止,只有恒久下去。恒卦就是诸事顺利,一切平顺,坚守正道做人做事就行了,长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坚持干吧。天地阴阳二气中和,阴阳相薄成雷,阴阳相迫成风,在宇内兴起来去,一刻也不停止。天下适宜去做的事,不会只有尾而没有头。日月星辰能够一直照耀,在天上运行,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才会恒久不灭,得天独厚吗?天下有圣贤的长久治理才会有国家的安宁和谐及一统。
我们看了以上的恒久之道,自然也就明白了天地生养万物的博大深厚情怀了。
——(爻象)《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小象传”说,以柔居刚位不当,妻要成婚不久感情深,相知不深相求疾,欲速则不达,这样做人做事很凶险,都不符合夫妻恒久之道。
初六(爻名爻序):浚恒。贞凶,无攸利。(爻辞)
“初六”以柔居刚位不当,质柔志刚,急躁冒进;应作长久打算,固守“一条道走到黑”,必定凶险,不适合再做下去。
―(爻象)《象》曰: 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小象传”说:“九二爻,悔恨消无。”女用刚行妇道,有“夫子凶”之戒,会有悔恨;居中得中又应中,能恒久用中,可用中和之道加以节制,悔恨才消无。
九二(爻名爻序):悔亡。(爻辞)
“九二”阳居柔位位不正,该悔恨;恒卦崇尚中和,道为常道,行为常行;正应之位,动也得中,顺也得中,能恒久用中,中德为胜;能稳定促调和,悔恨消无。
― (爻象)《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小象传”说,女质刚用刚,夫妻生活过不长久;夫妻关系变化无常长期不稳定,再朝三暮四思想行为不端正,双方迟早分手;婚姻失败的女人羞耻的很,若还不觉悟,结果会更惨;做女人失败,婚姻又失败,双重羞辱和遗憾,无地自容啊!
九三(爻名爻序):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爻辞)
“九三”刚居阳位得正,过刚不中,听从上位,位不长久;变化无常朝三暮四,做人做事不能恒久,迟早会蒙受羞辱;固守原来还不知改变,结果更加不堪,让人更加遗憾。
―(爻象)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小象传”说,不中不正,不得其位,咋能长久;常言道“男主外女主内”,夫妻关系才长期稳定。夫职不尽,即使夫妻关系能恒久,也无成就感,日子也没滋味。
九四(爻名爻序):田无禽。(爻辞)
“九四”阳居阴位,不居中不得正,就是恒久,也没有成就;就像整日田猎,而无禽兽猎物,劳而无功,“净磨洋工”;没尽职责,日子难过。
—— (爻象)《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小象传”说,妇女柔顺是德行,常为生活正常且吉祥,古人赞许其从夫一生得终老;“男人主外”家庭责任没尽到,若要从妇一生“吃软饭”,定会遭祸殃。
六五(爻名爻序):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爻辞)
“六五” 阴居阳位不当,柔中刚中,都得中;柔顺是德,又常为,所以能恒久;妇女柔顺很正常,生活得吉祥,男人若是柔顺,就很“奇葩”,会遭祸殃。
—— (爻象)《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小象传”说,恒之极,振之终,一直在摇动,夫妻感情难稳固,家庭生活不安宁,夫妻迟早要分手,一切努力都成空,家庭崩解,夫妻恒久之道败坏尽才结终。
上六(爻名爻序):振恒。凶。(爻辞)
“上六”卦之极,体之终,阴居阴位不得中,宜静不宜动;恒极不能恒,动而不能止。摇摆不定,不守恒就不长久,长久无功视为败,凶险来到,一切努力都成空。
结论:
⑴万变不离其中,寻求不变的相对稳定性。
⑵执中守恒不能中,贵中美好愿景都成空,同志必须持中努力中。
⑶万事无完美,趋于尽善尽美才是恒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