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源
(一)
人们常说的执念,大概就是盛夏之于月茗十年不断的梦境。高中毕业后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男生以少年的模样出现在不同的梦境,并没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我深爱的少年,从未走远,你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里,一如我初见你那般——笑意浅浅,眼神清澈。
十年之久,久到月茗已经分辨不清梦境和现实,在她这静如止水的二十七年人生中,有没有那么一个男孩曾经来过?或许他从未来过,他只属于一个梦境,像一颗投石打破平静的湖面。
也就是这么一个梦境,让她敢于对平淡乏味的生活发出呐喊:不想将就的过完一生。月茗内心有两股力量在挣扎,她不过是俗世俗人一个,改变常态对她来说是一场冒险。安于现状未来的路要平坦许多。
一旦动摇过,日子就不可能安稳如常。月茗最近常常觉得自己情绪激动,容易发脾气,特别是和陈杨在一起时。
中秋两家人已经商量着年底订婚,这让月茗心里起了不少波澜。女生想要的婚姻是经过恋爱的细水长流,水到渠来的婚姻。她内心接受不了婚姻如此直接仓促。心里的天平方向倾斜不定,理智又告诉自己,婚姻虽直接仓促,陈杨确是最好人选。
人的理智与情感往往会进行搏斗,一个是心无杂念的使者,一个是心思复杂的特务。使者和特务实力不相上下,也无正邪之分,这场思想的较量,仅在一念之间。
月茗与陈杨相处时,思想就是这样在进行搏斗的。她心里清清楚楚,自己不过是认同陈杨的条件,陈杨什么都好,唯一的缺憾就是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当爱情和现实条件产生冲突,月茗就不平静了,她开始争吵,内心无法填满只能用这种方式发泄。
没有谁必须忍受谁的坏脾气,喜欢你的人尚且如此,何况不喜欢你的人。陈杨也不示弱,她吵,他也吵。一场约会吃饭看电影就这样不欢而散。
月茗不像陈杨,吵完架可以不管不顾,月茗往往是那个先低头认错的人。她认错不是因为她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而是她不想错失陈杨,更确切的说她不想错失陈杨的“条件”。月茗的理智与情感就像是绷紧的弦的两端,两端都不松懈,随时准备断弦。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在婚姻问题上如此分裂。
(二)
月茗不是每次错了,都去找陈杨认错。人在无法真正承认错误的时候,是不愿轻易认错的。这天她与陈杨发生争执后,不明所以的约了几个高中同学,之所以说不明所以是因为这些年月茗很少与高中同学联系,换作平时她会想到:突然约高中同学聚会,没有理由会显得突兀。但今天不一样,今天她脑袋充血,兴致高涨,情感战胜理智。
同在一个城市的几个要好的高中姐妹都准时赴约,很给月茗面子。过于熟悉的人总能克服很久没见导致的生分迅速进入聊天话题。大家依旧乐于八卦周围人的花边,从忆往昔聊到现在,重点就是感情问题。感情问题无非是当年谁喜欢谁,谁和谁在一起了,后来谁和谁分手了,谁又和谁结婚了。
他们没有漏过班上的任何一对,当然包括当年的班花静怿和盛夏。即使当年暧昧不清的三人组里还有月茗,也没有人会不识趣提当事人。大家心照不宣的省去了月茗和盛夏的那部分故事,只提静怿和盛夏,他们只当月茗不在意这事,当然在不在意,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据说,静怿和盛夏高中缘分未断,他们读的同一所大学。关于他们的再次重逢大家有三种版本的解说。第一种盛夏和静怿约好考同一所大学,第二种静怿从别人那打听到盛夏要报考的大学并和他填报了同一所,第三种盛夏知道静怿的填报志愿后选择了同一所大学。即便如此,这三种解说都只是大家的猜测,并非事实。
什么是事实?他和静怿相遇了并且在一起了。后来他出国,他们分手。他在国外读完大学后读研,回国时成为了年轻有为的法语翻译官,身边陪同的是年轻貌美的翻译官女朋友。这些,才是事实。
时值深秋,刮大风的日子。透过饭馆的落地窗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外面,路边的两旁银杏树在风中摇曳,叶子落了满地,满地金黄。月茗最喜欢起大风的日子,被风刮过的世界很安静。好友们此刻在身边说说笑笑,月茗沉浸在风里景里,恍若隔世。她们离自己这么近,又仿佛无限遥远。这一刻月茗看到了时间。
高中好友说起盛夏近况的时候眼睛里闪着钦佩和自豪的光芒。她虽也是从盛夏哥们儿那听说的,倒显得像他的崇拜者。这也不奇怪,读高中那会儿盛夏就是年级里的风云人物,喜欢他的女生很多。
大家吃着笑着,并未发现月茗的异常。原来,他重来都不属于梦境。自己脑海里留存十年之久的少年,众望所归成长为了更好的大人。她真替他高兴,可是为什么竟有苦涩的泪水滑下脸庞不自知。
是不甘心吗?月茗,看到人海中闪闪发光的男生,你是不甘心吧。不甘心安于现状,对现实投降的自己。月茗,你是不是也想做回自己,勇敢去爱,即便你已经二十七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