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这些皇帝年号的由来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从1662年至1722年,共六十一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满族,康熙帝第四子。“雍”即指雍亲王(其即位前的封号),“正”即正统、名正,表示其正当即位。以此来证明自身继承权利的正当。执政13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反映了乾隆的治国理想。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