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开篇第一句。生活中难免遇到许多不幸,如车祸,失业,破产,重大疾病,亲人离去,朋友背叛等。即便没遇上这些重大变故,生活也不乏各种误解等不可言说的烦心事。
但是,为什么两个遇到同样遭遇的人,可能一个显得积极乐观,另一个却悲观失落?比如面对失恋,有的人可以很快走出来,有的人却一直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做出更过激的行为?人与人看待事物和处理的方式如此不同。面对某些事件,有的人仅仅只是觉得它们是生命中小小的涟漪,而有的人却如临大敌,或者陷入恐怖情绪里无法自拔?
原因可能是:
关注不同,视角不同,得到不同的结论。
我们看到的不是纯客观的事实。
每个人的认知构架都可能成为认识世界的障碍。
先了解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会选择放弃改变。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改变是无用的,徒劳的。因为他们从未获得过控制感。无论在生活中,工作中,他们从未因为自己的努力使自身的境况有所改变。所以他们放弃改变。
既然无助是可以习得的,快乐也可以习得吗?
当然可以!
那么,想要习得快乐,需要怎么做呢?习得快乐,首先要了解解释风格,就是面对一件事情,你做出什么样的解释和归因。解释风格涉及几个维度:
时间维度(暂时性/永久性)
空间维度(普遍性/个别)
人格化(我/非我)
例如,你的孩子语文考试考砸了,作为家长,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消极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笨(对孩子人格的否定),我看你是永远都学不好语文了(时间上界定为永久性),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空间维度的普遍性)?"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会如你所愿,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学不会,最终真的一事无成。
那么积极的家长会怎么说呢?"孩子,你语文一直不错啊,这次没考好(时间上的暂时性),只是偶然的。这次你考的不好,是因为没有好好复习。你不笨(非人格的否定),你看你其他事都做的很好。只要你努力,你一定可以学好语文。"这样积极的解释风格,将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的认知,对自己充满信心,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乐观的人。一个自我否定的孩子,是令人担忧的。
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片《跳跳羊》,很好地阐述了这个道理——
对待负面事件,积极的解释把它看成暂时的,偶发的,非个人因素引发的。而遇到正面事件,则把它看成永久的,普遍性的,个人努力的结果。试着这样解释你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