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耄耋之年的外婆,度过了饱含着欢笑和泪水,沉淀着沧桑和岁月的九十多个风雨春秋,她不辞辛劳地将五个孩子抚养长大,又眼看着后辈们一代接一代地长大成人,如今,四世同堂,人丁兴旺,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外婆。如果说我们这个大家庭是一条河,那她就是河流的源头;如果说我们是一棵树,那她就是埋藏在泥土里最最坚韧不拔的根。
外婆出生长大的年月,正是中国大动荡大转变的民国时期。据大人们说,她在十八岁就已经嫁作他人妇,第一任丈夫是国民党的中层将领,因此外婆还是风光了好些年。那时的外婆一定很漂亮,和所有的年轻女孩一样,热爱打扮,注重潮流,然而她对各种首饰服饰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气质一直延续到今时今日。惟一可惜的,那个将领,并非只有外婆一个,况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个人一定不是外婆的知心人。
后来,那人远走,独留外婆一人。不知是哪一年,外婆另嫁管姓人家,只叹红颜命苦,没几年,管爷爷也撒手人寰,远离尘世而去,独留下与母亲她们同母异父的我的舅舅。无奈天不从人愿,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他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距今也已十年有余。
外婆应是在50年代嫁给我的外公的,从此与外公携手同程四十余载。他们算不上彼此深爱,却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他们养育了四个女儿,互相扶持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因为饥馑而死亡人数暴增的年代里,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存活下来,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情。
年轻的外公英俊魁伟,还是惹下了风流债事,那个流浪女留下的嗷嗷待哺的婴孩,还是在外婆的宽容和忍耐中被外公带回了家。他的身世一直到10多年后因为母亲的偷听才被揭晓,然而这却丝毫未曾影响外婆对他的好。是没有儿子的缘故吧,外婆当他是亲生的孩子,直到他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外婆仍然掏心窝地对待他。我深深记得幼年时,外公的大院子里,外婆坐在房檐下给自己的“孙女”做棉衣的情形。她以为她能让那个曾经被我们这些晚辈称为舅舅的人忘记一切,却没想到那人始终没有感念外婆的养育之恩和关爱之情,在外公去世的那一年,独占了院子,忘恩负义地将外婆赶出家门,从此和我们断绝一切关系。
这十多年,外婆过得很辛苦,年事逐渐增高,却无家可归。农村里老辈们讲究的就是养儿防老,孤独的外婆却只能在自己已嫁的女儿们家里打游击战似的挨过一日又一日。母亲和我都劝过她很多次,只是多少年根深蒂固的想法终究无法改变,况且提起也是徒惹老人伤心,只能对外婆多尽孝道,尽心照料。
外婆是我最亲近的人,也是最疼爱我的人。那么多的表哥表姐,唯独对我最好。我很欣喜外婆的身体很好,这样我就有能力来孝敬外婆,让她跟着我享福了。虽然现在我只能在她生日的时候,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她购置一件棉衣,但是我相信外婆会明白到我的心意。
其实有时候老人需要的并不多,只是希望跟前能有个人听自己说说话,陪自己聊聊天,物质方面的东西,再贵也弥补不了老人的孤独和寂寞。做晚辈的,只需付出一分的关心,老人就会感受到万分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