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
牛奶小强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01.
昨天(2020.09.24,秋分),夫人突然发来一个52.0块的微信红包,附言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吗?这是在碰瓷啊!?
为了证明我爱夫人胜过夫人爱我,本着直树君十倍奉还的精神,尽管处于震荡性懵逼状态但还是反手就一个十倍奉还,然后再开始“调查”这个奶茶事件。
02.
从昨天开始,朋友圈里就出现了各种晒奶茶,晒52.0的转账、红包的朋友。许多人至今不明所以。微博热搜、各大视频网站相继出现有关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相关小视频,梗解读。
一时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了金秋的第一个现象级热词。
2009年贾君鹏他妈喊他回去吃饭怕是类似事件的鼻祖,不过后来这件事也未能被证明是有目的性的营销炒作,倒是“贾君鹏”意外走红。之后不少商家也蹭了“贾君鹏”的热度,一时间与“贾君鹏的广告铺天盖地。有网友认为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事件”(无厘头、莫名其妙)。
03.
在我们还没有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是线性的,比如张嬢嬢的女儿找了一个比她年龄大十岁的男朋友这个消息最先是张嬢嬢隔壁的李婆婆先知道的,然后这个消息通过李婆婆的女儿的同学的舅舅的爱人的外甥传到了你耳朵里。这种信息(八卦类家长里短)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仅仅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八卦素材。不过这种八卦类信息传递方式也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变化,明星八卦每天霸占微博热搜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商业信息的发布是以宣传商品,引导大众购买产品而发布的,所以,这种传播是以点对面的传播(比如在传统的电视媒体和报纸杂志上发布商业广告)。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商业信息的传播是病毒式的,这种信息的传递是指数级的。
以朋友圈为例,我的好友里有100位好友,就算只有百分之30的人关注我的动态消息,那么有30人能够看到我发布的这条秋天的奶茶,这30个朋友每人又有100位好友,其中又有30%的人关注他们的朋友圈,如果我的这30个朋友跟风发布了秋天的奶茶的消息,那么就有大约900人能够看到这个信息。以此类推,尽管可能传播广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但是这种指数级的传播量级不可忽视。加上网络世界中的“羊群效应”和无聊的人太多,创造(或自然出现)这种现象级的事件在理论上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04.
“羊群效应”大家耳熟能详,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对于跟风现象,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给出了社会学的解释,其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中描述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勒庞认为:“自觉地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首要特征。”群体的基本特征可以大致归为两方面,一是个性的消失,二是感情的强化。再者便是“无意识品质占上风”,当群众聚集时往往都会情绪高涨,使个人的感情不分青红皂白的归顺集体思想,从而不自觉地进入到集体意识中去,群体行为脱离理性的的最明显体现就在于群体的无意识行为代替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在网络世界这个相对匿名的环境中,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效果会被放大。只要不违法,各种“牛鬼蛇神”可以肆无忌惮的表演。
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迅速在社交圈中蹿红也就不难解释了。
05.
奶茶的成本、利润率基本透明,甚至连消费者都比较清楚的知道奶茶那玩意儿成本低,毛利高,可就是架不住大家爱喝啊。根据个人经验,奶茶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商家多,信息相对透明,尽管还无法满足经济学上定义的完全竞争市场,但竞争还是相对充分的,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创业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奶茶店项目。
类似完全竞争的奶茶市场,合谋营销的可能性,小奶茶店没有能力实力也没必要策划如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营销事件,知名奶茶店也不会做这种有极大外部性能让其他不知名奶茶店“搭便车”的营销。(而事实上,从目前全网的舆论来看,这次“事件”的确给大大小小的奶茶店带来了一波流量,销量至少在信息发布当天有了巨大的涨幅)
04.
综上分析,这次突如其来的秋天第一杯奶茶事件,不太可能是全国奶茶店的统一行动,倒是有很大可能是前面所说的“羊群效应”和集体无意识,甚至可以理解为无聊网友们在社交网络中的一次集体狂欢。大量喜欢追网络热点的移动网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推波助澜,促成了这场初秋的奶茶盛宴。
至今没有见到最初信源的有力证据,也不知道哪位仁兄的一个骚操作带火了寒意渐浓的奶茶市场。感谢这位仁兄对经济内循环作出的意外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