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第一次参加了天津IWE的扎堆活动后,我变成了群里的潜水者。看着伙伴们一次又一次的期待着发布活动的到来,又一次又一次的分享参加活动的喜悦,我再一次坚信了选择扎堆这个组织是一项正确的决定。
为什么参加:提高效率,从设计工作坊做起
工作坊是最近在我的工作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它被赋予了很大的意义,正在悄无声息地代替“会议“这一让人嗤之以鼻,一听就反感的”过时“词汇,它代表着期待,高效,产出,以及解决问题。然而在真正参加的工作坊中,很多时候我们把目标落地成了休息,社交,甚至是茶歇和免费的午餐。作为一名不会引导小白的工作坊主持学徒工(Azubi),我想要从我在工作坊准备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上获取更多的回报。
绿色的空气指数,蓝色的天空,熟悉的、充满动力的笑容,爱文的欢迎,Lucia老师的开场,进入房间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工作坊设计的标杆:创造、提供一个安全的,开放的沟通环境。
过程复盘:身在工作坊中,设计工作坊
由于我是第一次参与设计工作坊的活动,所以对每一个环节的观察对于我来说都是案例的积累。
在运用卡片介绍自己进行破冰活动后,很多伙伴都在参与这种找到了和自己有共同点的人,这也给我一种”有人理解我”和”我懂你“的感觉。在后期的沟通中,大家往往也会结合着自我介绍中提到的细节来给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接着Lucia介绍了工作坊的日程以及沟通的规则,提高了工作坊日程的透明度,并且也为后期讨论制定了框架。在讨论”什么是工作坊“的环节中,各种大咖的踊跃发言共同为这一抽象的词汇进行了塑型。
参与者为主,基于真实问题,输出可见成果
共创“工作坊”定义后,Lucia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案例,通过扮演发起人的形式和我们再次共创在探究工作坊的设置条件以及目标等需要考虑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对工作坊的设计流程做了设想。
基于小组讨论的结果,Lucia引出了工作坊前因后果图、行进路线图以及最重要的“凌波五步”的概念。在这个环节中,大咖们的的提问和回答更完善了这五步背后的目的和践行时的注意事项。
凌波五步
虽然对概念的讨论已经是一个相当耗脑的过程,但是能够真正的演练(参与)也会让与会者自我再次充能。在课前准备时,活动中标明我们需要准备一个最近需要主持的工作坊主题,而非常有幸的,我可以将我的一个工作坊主题作为案例展现给大家,而大家非常给力的帮助我设计了一个时常4个小时的工作坊。这也是我此次参与活动最大的收获,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践行这一工作坊方案了。
当我以为活动高潮已经过去的时候, 大咖们针对四组案例的优缺点讨论再次给我带来了心流。在审视每个计划时,大咖从是否能达到焦点目标,与会者可否跟得上节奏,单项活动时长可行性,活动先后顺序排列,甚至案例是否可以用工作坊形式来解决等角度进行了讨论和补充。四个案例中多数与培训有关,作为培训小白,我当时已经部分游离在大家激烈的内容讨论之外,只是感叹引导之路漫漫,惊讶于大家来自多方位的探寻和考量。
于此同时,我也和大家产生了很强的共鸣。虽然工作坊的设计也引导专注在单次或短期的活动效果上,但是企业内部的引导师可以更近一步进行长期的陪伴的。例如有个伙伴在分享案例“高管融合工作坊”时,Oscar提出了问题”工作坊和融入项目是否真的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组织发展中的许多访谈中,管理人员会认为自己已经洞悉了问题的所在,了解解决方式并且需要我们通过工作坊的形式来配合进行方案的实施和落地,但是最后却达不到期待的效果。对于当下解决方法的选择和长期合作,分阶段变革之间的权衡的确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新的认知:设计工作坊,引导工具的选择在最后
在分享“凌波五步”的概念时,最后一步才是“匹配引导活动”。想要确保工作坊的目标能够实现,需要全面地分析并且列举关键议题;
由于“参与”是工作坊的主题之一,所以在前期的准备时要同时兼顾理性和感性目标,也就是焦点目标和体验目标,或者是Oscar提到的3H。
为了完成工作坊的设计,必须要在前期和发起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在这件事上的投入是工作坊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在设计前和方案完成后都需要和发起人一起确认方案是否符合工作坊目标。
除了流程和工具的掌握之外,作为工作坊引导人员也需要对“气场”进行把控,例如在分析现状和展望未来活动的顺序设计上要考虑到参与者的积极性等等。
通过参与这次的工作坊,我一方面如沐春风地听到了大咖们和实践者在工作坊设计上的经验分享,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实际工作带走了一份完整的方案,这次能够贡献的只是这样的一篇分享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记录下来这紧张而又舒适的一个下午。希望在引导的路上可以继续和大家相伴,共同助力个人和组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