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吃柚子可以止咳化痰,本想昨天去买柚子,正好有朋友到家里玩,带了两个柚子。真正是心想事成啦
今天剥柚子的时候突然想到婆婆。她常常会拿一根吃冰淇淋的小木片,把柚子肉外层的白色筋状物去掉。
婆婆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做的一手好菜,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她都管,家务活上也常常有一些小创新。
通常能干的婆婆是看不上我这样不太会做事的,又比较懦弱无能的媳妇。而我一直以来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又非常怕长辈、怕权威。于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在刻意讨好婆婆,但是这种讨好并不能够让她喜欢我。
直到后来学习了心理学我才明白,婆媳关系出问题,很大部分是因为婆婆和自己儿子的关系不好(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再加上当儿媳的没有独立人格时,儿子会把这部分矛盾转到婆媳矛盾中去,儿子看起来却变成了那个无辜的中间人。
就像当初的我,在这个家庭里,不但讨好婆婆,也要讨好老公。老公常常批评我对婆婆不够孝顺,无论我怎么做都会被挑剔。
直到有一天,当我明白了上面那个道理,并在被逼入绝境后,跟老公有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谈判。最后的方案是:他的妈妈他自己孝顺、他自己照顾,我负责照顾好我们这个家庭,负责照顾好他。
这场谈判过后,婆婆对我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不管她内心中是否认可我,至少从此以后她没在老公面前说过我的坏话,并给予我了原来从没有给予的表扬和认可。
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内心独立和强大有多么重要。过去我总把自己扮成一个可怜的、软弱的、好欺负的小孩子(受害者),又怎么能够怪别人欺负我。
有一些说法是婆媳关系不好,是因为婆媳在争宠,在争一个男人。过去我也蛮相信这种说法,但现在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靠谱的。
妈妈对儿子的爱和媳妇对老公的爱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妈妈真正地爱儿子,跟儿子的关系是和谐的,那么她就会希望儿子幸福。
只有当一个妈妈跟自己的丈夫关系不好,把儿子当成小老公,当成一个男人去依靠的时候,才会去跟媳妇争宠。而这样的妈妈跟儿子的关系再好,也都是表面的好。
因为儿子潜意识中始终明白一件事,自己是一个替代品,却永远都替代不了爸爸。可他也回不到儿子的位置上,因为妈妈不允许。尴尬的位置必然带来尴尬和痛苦的关系。
对于做媳妇的人来说,婆婆就是老公的妈妈,去尊重她,维护表面的和谐就好了。期待着跟婆婆成为母女关系,那本来就是一种幻想,有幻想的地方必然会有失望和痛苦。
当我们没有期待,婆婆要求的事情由他儿子去完成就好,把他们之间的矛盾还给他们,自己不介入。世界就清静了。